港股上市公司中国心连心化肥(01866.HK)5月16日晚间公告,2025年第一季度,公司实现营收约58.46亿元,同比增长1.67%;归属于母公司拥有人的净利润约1.98亿元,同比减少30.03%。中国心连心始终坚持“以肥为基、肥化并举”的发展战略,做强做大化肥主业,依托河南、新疆、江西等地区资源,推进多基地布局、转型升级和延链发展,致力于成为中国最受尊重的化肥企业集团。
营业收入稳健增长 主要板块及产品盈利水平稳中有升
公告显示,集团2025年一季度实现营业收入58.46亿元,同比增长1.7%,环比增长2.4%,收入的增长主要来自于农需释放叠加新增复合肥产能释放,有效带动本集团核心产品销量提升,确保营收的稳定增长,在化肥行业周期性波动中保持经营韧性。一季度,本集团化肥板块占比达53%,化工板块占42%,其他板块占5%,从收入贡献程度来看,化肥板块仍然处于主业地位。心连心化肥凭借自身腐植酸原料优势,提升高效复合肥销量占比,推动复合肥业绩稳定增长,同时,得益于下游需求回暖,供需格局逐渐改善,甲醇产品收入持续增长,有效带动化工板块业绩提升。
报告期内,尿素一季度实现收入约15.37亿元,同比减少约23%。据介绍,收入下滑的原因主要来自于尿素行业新增产能的陆续投运导致供应放量叠加成本下降,影响尿素价格同比下滑,但随着农需的集中释放,尿素价格在3月快速拉升,环比回升趋势明显,同时受春节假期影响,尿素有效销售天数较上季度减少18%从而影响销量环比下降。
报告期内,复合肥收入约15.58亿元,同比增长约9%,受地缘政治及资源短缺影响下,以钾肥、磷肥为主的原料价格持续回升,春耕旺季叠加成本回升,对复合肥价格的支撑逐渐增强,销量的大幅增长来自于新营销模式下东北、九江基地的销量大幅提升,同时广西基地新增产能高效释放对复合肥销量的提升有支撑作用。
化工板块,甲醇报告期内实现收入约8.03亿元,同比大幅增长约27%,集团通过柔性调节,增加甲醇自产量,带动销量同比提升,但环比销量受贸易订单减少有所下滑。DMF通过开发海外市场,在行业低迷期实现毛利率逆势增长4个百分点。三聚氰胺虽受地产需求拖累,但出口订单已带动价格环比回升,后续修复可期。
“总成本领先+差异化竞争”双轮驱动 产能全国化布局
报告期内,新疆准东、广西贵港等新基地依托资源优势(准东基地煤电原料成本较内地低50%以上),配合集团工艺革新(余热回收技术应用),推动单位生产成本持续下降。
心连心化肥重点发展毛利率较高的腐植酸肥料、水溶肥等高附加值产品,通过“产品+服务”模式深耕经济作物市场,高效肥销量占比目前已突破四成,带动复合肥毛利率同比基本持平,在原材料涨价压力下展现除了较强的抗周期性。
江西九江60万吨合成氨项目(预计2025年三季度投产)、新疆32万吨三聚氰胺项目(预计2026年投产)等新建产能,将推动生产基地从河南大本营向西北资源富集区、东南市场需求端延伸,形成辐射全国的“资源+市场”双支点。
心连心化肥表示,除上述在建项目外,集团位于新疆基地的6万吨聚甲醛项目、广西基地30万吨复合肥项目,以及新乡基地50万吨硝基复合肥项目已于2024年底顺利建成投产,预计在下半年为集团带来新的利润增长点。
聚焦产品功能化、配方定制化、服务差异化 市场信心进一步提振
展望二季度,在土地规模化种植的发展趋势下,对水溶肥、控释肥,以及腐植酸类高效肥的需求日益增长,为心连心化肥推广功能化的高端肥料提供市场基础。随着集团各在建项目的有序推进,新增优质产能释放将进一步满足市场增量需求。
心连心化肥指出,受贸易环境影响,国际钾肥与粮食价格或有上涨预期,叠加国内农业由粗放式向精准化转型,倒逼农业生产效率提升,推动终端农户对高效肥的刚性需求进一步增强,为集团高效肥料的推广提供良好的市场基础。集团将通过精准农化服务、示范田推广等模式,深耕经济作物高端市场,进一步提升高效肥的市场竞争力,同时,尿素出口有序逐步放开,有望缓解国内供需矛盾,进一步提振市场信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