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派特工,只是电影里才会出现的桥段?近日,哈尔滨警方公开悬赏通缉3名美国特工,依法严厉打击境外势力对我网络攻击窃密犯罪。

这3名美国特工干了什么?事情还得追溯到今年2月的哈尔滨亚冬会。赛事期间,各赛事信息系统、黑龙江省域范围内的关键信息基础设施遭到27万次境外网络攻击,其中来自美国的攻击占比高达63.24%。经技术团队持续攻坚,最终将幕后黑手锁定在美国国家安全局(NSA)的3名特工和两所美国高校。在网络安全保障团队的努力下,这些网络攻击并未对赛事造成严重影响,但再次警示我们,境外网络攻击是一场看不见硝烟的战争,尤须全面提高警惕。
美国在全球疯狂搞网络“狙击”,早已是公开的秘密,而中国一直是其重点攻击目标之一。从使用41种攻击“武器”,入侵西北工业大学运维网络;到潜入某先进材料设计研究单位网络,向270多台主机植入病毒窃取文件,林林总总的网络攻击超过4500万次,坐实了美国“黑客帝国”的恶名。可以说,美国对华实施的长时间、系统性、大规划网络攻击,已远远超出了传统间谍范围。荒诞的是,美国却在近些年反复炒作“中国黑客”谣言,变着法子倒打一耙、贼喊捉贼。
今天,国家安全的内涵与外延,比过往任何时候都要丰富。不靠飞机大炮的“数字暗战”愈演愈烈,任何一处系统漏洞都可能被攻击利用;社交媒体评论区里的间谍伪装身份、散播流言、制造对立,令人防不胜防;境外间谍的“糖衣炮弹”无孔不入,稍有不慎便可能误入歧途。在国家安全部近期公布的相关案例中,有人涉世未深,国家安全意识淡薄,稀里糊涂深陷泥潭,有人为谋私利,叛党卖国沦为罪人,诸多案例说明,间谍活动依然猖狂,反间防谍更须久久为功。
国家安全从来不是抽象宏大的概念,维护国家安全,你我皆是主角。在第十个“全民国家安全教育日”来临之际,国家安全机关为维护国家安全做出重要贡献的个人进行了集中表彰奖励。从协助破获重大间谍案件的出租车司机,到打捞境外窃密装置的沿海渔民,再到举报可疑人员窃拍军事设施的公司职员,“安全卫士”来自全国各地、各行各业、各年龄段。当人人拧紧“安全阀”,把维护国家安全融入日常、见于行动,那些魑魅魍魉们最终陷入的,将是人民战争的汪洋大海。
隐蔽战线,没有硝烟,却关乎存亡。全民携手、并肩战斗,才能筑牢国家安全的“钢铁长城”。
图源:视觉中国
来源:北京日报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