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美债市场经历了一场前所未有的剧烈波动,导致重仓美债的QDII债券型基金收益大幅回撤。作为曾经的“避风港”,美债的稳定性受到严重挑战,投资者信心动摇。这场风暴的背后,是多重因素的叠加,包括日本对冲基金的大举抛售、基差交易的崩盘以及美债信誉危机的发酵。
美债收益率飙升,QDII债券型基金大幅回撤
上周以来,美债市场遭遇巨震。10年期美债收益率一度飙升近50个基点,创下自2001年以来的最大单周涨幅,30年期美债收益率更是突破5%。尽管本周10年期美债收益率有所回落至4.3%附近,但市场的波动性依然显著。受此影响,重仓美债的QDII债券型基金净值快速回撤,上周回撤幅度普遍超过200个基点,部分基金甚至回撤达300个基点。Wind数据显示,4月7日至4月16日,82只QDII债券型基金的平均收益率为-1.11%,其中19只基金回撤幅度超过1.5%。工银全球美元债A美元现汇、鹏华全球高收益债人民币等多只基金跌幅均超过2%。
多重因素叠加,美债市场波动加剧
美债市场的剧烈波动并非单一因素所致,而是多重因素的叠加结果。首先,日本对冲基金的大举抛售被认为是引发市场动荡的导火索。这些基金利用高杠杆操作,在亚太交易时段集中抛售美债,导致市场流动性急剧恶化。其次,基差交易的崩盘进一步加剧了市场波动。基差交易是一种高杠杆套利策略,投资者通过做多美债现货、做空期货或利率互换来获取价差收益。然而,近期美债现货价格大幅下跌,期货价格相对坚挺,导致基差扩大,套利失败。高杠杆的基差交易被迫平仓,引发连锁抛售,形成“抛售→收益率飙升→进一步抛售”的恶性循环。
此外,美债的信誉危机也成为市场担忧的焦点。市场传言美国政府可能违约,投资者对长期美债的信心动摇,导致长期美债遭到抛售。嘉实基金资深宏观分析师周伟指出,美债的下跌意味着利率上升,这将加重美国政府存量债务的利息负担,进一步加剧市场的不确定性。
美债避险功能削弱,全球资产连锁反应
本轮美债风暴发生在美股下跌、美元走弱的背景下,其波动引发了全球资产的连锁反应。美债的避险功能被削弱,黄金价格被不断推高。永赢黄金股ETF基金经理刘庭宇表示,美债收益率的大幅上行导致国债利息支出显著增长,极端情况下甚至可能面临违约风险。美债在流动性冲击下,避险功能逐渐丧失,大量资金或从美债流出,并流入黄金和现金资产。全球经济不确定性因素提升,同时也进一步侵蚀美元和美债信用,或推动其他央行“去美元化”趋势持续。
未来展望:关注四大扰动因素
对于美债市场的未来走势,浙商证券首席经济学家李超认为,二季度仍可能出现较大政策扰动,投资者需关注四大因素:一是亚洲险资机构的资产端和负债端货币结构不匹配,可能引发赎回压力;二是各国央行持有美债的变动情况;三是美国财政部对未来美债发行的指引;四是二季度大量美国国债、企业债到期,市场如何演绎。从供给端来看,美国国债、企业债到期带来的市场压力较以往有所上升。从需求端来看,亚洲投资者持有长期美元债券规模不断升高,但汇率对冲比例较低,存在潜在抛压。美元升值周期叠加汇率掉期成本提高,金融机构外汇套期保值比例下降,一旦出现美元美债“双杀”情形,对市场的冲击将更为显著。
美债市场的剧烈波动不仅暴露了其结构性风险,也引发了全球投资者对美元信用和美债安全性的深刻反思。未来,美债市场能否恢复稳定,将取决于多重因素的博弈与政策应对。
本文源自金融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