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家电百科 实时讯息 常识
您的位置: 首页 > 实时讯息 >

多地升级信用修复服务 助力经营主体重塑良好信用

经济日报

健全信用修复制度是经营主体信用体系建设的重要内容,是当事人申请解除惩戒措施、重塑信用的制度保障。今年以来,多地深入贯彻党中央、国务院关于全面深化改革、优化营商环境的决策部署,推动企业数据填报“高效办成一件事”和市场监管领域统一信用修复落地见效。

多地完善相关政策

2021年8月,市场监管总局公布《市场监督管理信用修复管理办法》,推动解决信息公示期限较长、信用修复机制不健全等问题。今年以来,在全面深化改革、优化营商环境的大背景下,信用修复再次成为高频词。

在北京,为进一步优化营商环境,北京市市场监管局自2025年起全面升级信用修复服务,通过机制创新、流程优化、精准帮扶等创新举措,今年第一季度已助力6万户企业通过信用修复重塑良好信用。北京市市场监管局信用处副处长丁学雷介绍,为帮助经营主体纾困解难,激发市场活力,北京市市场监管局建立健全常态化信用修复机制,依法依规实现“能修必修、应修尽修”,助力经营主体重塑良好信用。

在江西,各级市场监管部门积极宣传推广市场监管信用修复全国统一平台,引导经营主体通过该平台申请信用修复,并探索推行容缺受理、并联修复等模式,利用各渠道精准推送修复提醒,切实为经营主体提供修复便利。江西省市场监督管理局信用监管处处长孙浩说,今年前5个月,全省市场监管部门共依法依规为6.8万户经营主体办理了信用修复,平均每个工作日有超600户经营主体恢复信用后重新走向市场。

5月16日,广西经营主体年报服务月暨信用修复服务年活动启动仪式在南宁举行。“年报服务月暨信用修复服务年活动聚焦年报服务和信用修复服务‘两个服务’优化,进一步促进经营主体年报公示质效和整体信用水平提升。”广西壮族自治区市场监管局党组成员、副局长杨积军说。

整个5月,广西加快落实建立惠企政策资源库、开展“年报服务入企”行动等5项实实在在的服务举措。比如,在国家企业信用信息公示系统上线“惠企政策专栏”,及时更新惠企惠民信息,确保政策“找得到、看得懂、用得上”。

修复时长大幅压缩

5月23日,一家高新企业工作人员致电江西省抚州市市场监督管理局,咨询如何申请行政处罚信息修复。经核查,该企业申请的行政处罚信用修复事项已在“信用中国(江西)”修复完毕。该局信用修复专员强化系统内部协调,当天下午就实现修复办结。

今年以来,江西市场监管部门不断健全完善信用修复制度机制,为经营主体提供更优质的服务。抚州市市场监督管理局局长丁武安说,作为江西经营主体信用体系建设创新试点城市,抚州积极探索推行信用修复“无感修复、有感服务”,将“增信减负”贯穿信用修复全流程。

在北京,信用修复的时长也大幅压缩。某从事出版服务的企业,因未按时公示年度报告被列入经营异常名录,导致招投标资格受限。企业向所在区市场监督管理局提交信用修复申请。在核实企业已经按照要求补报了年度报告后,仅用时不到一天,有关部门就将该企业移出经营异常名录,帮助其顺利获得入围资格。

为助力失信主体尽快恢复经营,北京市场监管部门还率先建立信用修复“免申即享”机制,通过精准匹配未年报列异后补报情况的经营主体,实现自动修复。

“依托大数据技术,北京市持续拓展信用修复‘免申即享’范围。对于已完成年报补报的企业、个体工商户,无需自主申请信用修复,由市场监管部门通过大数据比对的方式,将其自动移出经营异常名录。”丁学雷表示。

今年,北京对各类修复决定时限压缩40%以上,其中停止公示行政处罚信息时限从15个工作日压缩至7个工作日、移出经营异常名录时限从5个工作日压缩至3个工作日、严重违法失信名单时限从15个工作日压缩至9个工作日。

修复机制不断创新

进一步推动信用修复落地见效,离不开创新二字。

以往的涉企行政处罚,往往侧重“一罚了之”,现在则不同。南宁市发展改革委等部门建立信用修复“三书同达”工作机制,实现对企业“行政处罚—信用修复”的“全链条”闭环监管。“三书同达”既能让企业了解到认定此次违法行为的法律依据和相关法律责任,也能帮助企业剖析问题根源。

南宁市市场监管局党组书记、局长宋刚表示,南宁市将推行信用修复“免申即享”试点改革,因未年报被列入经营异常名录且符合条件的经营主体,在补报年报后自动修复信用。

今年,北京市场监管部门也构建“三书同达”服务体系,将“事后处置”转为“事前提醒”。指导平台加强对平台内经营者信用状况进行监测,及时向符合条件的平台内经营者发送信用修复提醒,并在完成修复后,由平台在其自身信用评价体系中及时恢复信用。

江西省则实现了信用修复标准主动公开,修复咨询智能应答,并研发信用修复线上申请智慧填报功能,自动生成相应的信用修复申请书、守信承诺书等申请材料。

同时,江西还试点开展信用修复“免申即享”。对因逾期年报被列入经营异常名录并已补报年报的经营主体,符合首违不罚条件的,无需当事人申请、无需列入部门审核,由系统自动移出经营异常名录。

“良好的信用信息让企业更容易获得信任,促成交易。”丁学雷表示,随着信用修复服务提质增效各项举措的落地,首都营商环境将进一步形成“诚信多受益、失信可修复”的可持续发展生态,为经济高质量发展注入新动能。

链博会观察|合作、创新、绿色 三个关键词看第三届链博会

2025-07-20 19:09:00
央广网北京7月20日消息(记者 黄昂瑾 邵蓝洁 实习生 徐恺昕)第三届中国国际供应链促进博览会(以下简称“链博会”)接近尾声,而来自全球的工商界人士借此平台交流思想、洽谈合作的热度仍在持续。链博之夜企业交流会是本届链博会的创新举措之一。夕阳下,嘉宾们在户外长廊里交流,像是一次朋友间的派对,轻松畅聊中

大学生暑期社会实践走进中华老字号盛田农业,受教育、长才干、作贡献

2025-07-16 09:57:00
时代报告讯(李红锟)2025 年 7 月 13 日,河南中医药大学康复医学院赴中华老字号盛田农业百年粉坊开展大学生暑期社会实践,让青年学子在社会实践中“实地学习受教育、锻炼能力长才干、服务社会作贡献”。同学们先后观摩了企业的 DIY 工坊、禹粉文化博物馆、“禹粉” 非遗工坊,以及按制药标准建设的 “

撬动战略咨询服务公司,助力企业打造可复制增长模型

2025-07-14 11:23:00
在市场竞争日益激烈的当下,如何找到企业的增长点并实现可持续发展,成为众多企业面临的重要课题。撬动战略咨询服务公司,作为行业内的佼佼者,以其独特的“战略算法”理论体系,为企业提供了一套可复制的增长模型,助力企业在复杂多变的市场环境中稳步前行。撬动战略咨询公司提出的“战略算法”理论体系,以“定位方程”为

科创板试点IPO预先审阅机制 适用情形明确

2025-07-13 15:13:00
人民财讯7月13日电,7月13日,上交所发布《发行上市审核规则适用指引第7号——预先审阅》(简称《预先审阅指引》),符合条件的企业可在正式申报科创板IPO前向上交所申请对其申报文件开展预先审阅。《预先审阅指引》明确了适用情形,即“开展关键核心技术攻关或者符合其他特定情形的科技型企业,因过早披露业务技

桂林高新区以“伴侣式”服务打造科技创新策源地

2025-07-11 11:30:00
近日,2024年度广西科学技术奖项公布,桂林高新区交出亮眼成绩单,辖区企业、高校及科研院所共斩获40项奖项,占桂林市获奖总数(42项)的95.23%,充分展现了桂林高新区本地科研力量的主导地位。其中,桂林君泰福电气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桂林君泰福”)荣获“广西企业科技创新奖”,成为桂林市唯一获此殊荣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