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晨七点半的咸阳城刚褪去晨雾,咸阳彩虹医院的门诊楼已有了细碎的脚步声。变态反应科诊室里,苗涛主任正对着电脑仔细核对患者的过敏原检测报告,指尖划过屏幕时轻得像怕惊扰了什么。妇科病区的护士站,李慧娟主任快步走向病历架,白大褂下摆带起一阵风,“3床的化验结果出来了吗?赶紧给我看看” 的声音清亮有力。

这对共事二十余年的夫妻,在医院里是风格迥异的“最佳拍档”。苗涛的诊室总飘着淡淡的脱敏药剂味,患儿哭闹时,他会从白大褂口袋里摸出卡通贴纸,轻声细语地讲解“为什么小花会让鼻子痒痒”。有次一位常年受过敏性哮喘折磨的老人情绪激动,他搬来椅子陪坐了十几分钟并轻声安慰老人,直到对方情绪平复下来才开始问诊。患者们都说“苗涛主任说话像春雨,再急的毛病听他说完都能缓三分。”

李慧娟的诊室常常有甘肃、山西、四川、江西等地的患者带着厚厚的检查单辗转而来。她擅长处理棘手的习惯性流产,办公桌抽屉里总备着应急的巧克力 —— 不是给自己吃,是给那些紧张到低血糖的准妈妈。有位反复胎停8次的患者在诊室崩溃大哭,她一边快速制定着保胎治疗方案,一边用纸巾帮对方擦眼泪:“别着急,咱们现在找到问题了,我陪着你一步步来。”
生活里的两人却像拧反了调的收音机。苗涛下班回家常带着一身“急脾气”,淘米时发现米缸见底会念叨两句,看到李慧娟慢悠悠地给绿植浇水又忍不住笑。有次深夜两人同时接到急诊电话,在医院走廊里擦肩而过时,只来得及互相递个眼神,那眼神里有“放心”,也有“注意身体”。
儿子小时候常问为什么周末了爸爸妈妈还总是在医院?为什么别人的爸爸妈妈都去参加家长会,而自己的爸爸妈妈一个都去不了?现在儿子已长成少年,会在周末去医院探班加班的爸妈,会默默的在医院食堂里为爸爸妈妈订好午餐。有次家庭聚会时,儿子突然说:“我们班同学都非常羡慕我有医生爸妈,说你们治好了好多病人。”这时苗涛正给李慧娟夹她爱吃的糖醋排骨,闻言相视一笑,眼里的光比餐厅的灯还亮。

从青涩的住院医师到如今各自独当一面的科室主任,近三十年的光阴里,他们见过太多生老病死,也更懂珍惜彼此。医师节快到了,苗涛偷偷订了束向日葵,他知道李慧娟喜欢这种带着劲儿的花;李慧娟则翻出藏了很久的钢笔,那是苗涛念叨了好几次的牌子。他们或许从没说过多少浪漫的话,但在手术台与诊室之间的奔波里,在深夜回家时为对方留的那盏灯里,藏着比任何誓言都动人的相守。
来源:咸阳彩虹医院
编辑:ZD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