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时代,大家习惯在去商家消费之前,上网看下评价,或者根据推荐指数、好评率来选择商家。因此,商家也都格外重视好评。今天(5月23日),南京市中级人民法院公布了一起案件,一商家为了抢隔壁对手的生意,故意花钱雇人刷差评,结果得不偿失,赔了一大笔钱。

刘先生在南京开了一家食品店,主营三明治等,有不少创新产品,成为了新兴的网红店铺,在外卖平台上也是这一地区人气榜、热销榜和好评榜的前三名。不久前,刘先生发现自家店铺在某外卖平台上接连收到了大量的差评,怀疑是有人恶意为之,于是报了警。经过调查,这些差评都来自竞争对手孙某。
南京市中级人民法院知识产权庭法官芮旭丽介绍道:“孙某原来是原告的合伙人之一,后来因为经营理念的关系,被告他退出了经营,在原告隔壁开了一家同样的三明治店。差评在外卖平台上对一个店家来说是非常致命的,一旦有了差评之后,很多消费者在选择的时候就会转而去找其他没有差评,只有好评的店铺”。

孙某承认,他不仅用妻子的手机下单购买了刘某店铺内的食品,给出了差评,还以每条80元的价格雇佣多人,在外卖平台上下单,集中给对手刷差评,累计有30多条。警方介入后,孙某等人删除了差评。但愤怒的刘先生还是向法院提起诉讼,要求孙某赔偿经济损失及维权合理费用。
芮旭丽说:“《反不正当竞争法》第十一条规定的,不允许经营者编造或者是传播这种误导消费者的信息,他这个就构成了商业诋毁,我们认定他违反了不正当竞争法。虽然从发布差评到最终删除差评的时间比较短,但是事实上对于这样一个餐饮的店家来说,差评对他造成的影响肯定是很大的,不能说因为很快就删除了,就不承担赔偿责任”。
最终,法院依法判决孙某赔偿刘先生经济损失及合理费用3万元。
《零距离》记者 | 刘舒
编辑 | 汪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