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文章推荐 家电百科 实时讯息 常识
您的位置: 首页 > 实时讯息 >

每一滴水都精打细算——山东平阴春灌一线见闻

新华社济南4月2日电 题:每一滴水都精打细算——山东平阴春灌一线见闻

新华社记者陈国峰

一年春作首,春灌润沃土。山东省济南市平阴县孝直镇的数万亩良田里,各类灌溉设施高效作业,渴了一冬的小麦畅饮返青水。

乘着和煦春风,记者来到孝直镇和圣苑村。这个村有村民1900多户、土地约1.7万亩,90%以上土地通过流转实现规模化经营。这里成为各种新型节水灌溉技术的试验田。

一块麦田里,两三米高、几十米长的指针式喷灌设备,像钟表的指针一样围绕中心点旋转,将麦田揽入怀中,伞状喷头喷出的水雾均匀洒下,滋润着愈发挺拔舒展的麦苗。

成方连片的麦田间阡陌纵横,记者沿着生产路前行,瞧见一片麦地没有任何水迹。“别的地皮都湿透了,为啥这片地不浇水?”记者问同行的和圣苑村党委书记王金山。

和圣苑村麦田里的指针式喷灌设备。新华社记者陈国峰 摄

“智慧藏在地下,奥妙都在土里。小麦一直没断水,只是人眼看不到。”王金山卖起关子。

他带领记者走进麦地里,挖开深约30厘米的土层,记者看到几根并排铺设的细管。王金山说:“这叫地埋式渗灌,在地下埋入渗灌管,渗出的水直接灌溉于作物的根系。”

与这些渗灌管配套的,是智慧节水集成系统,具备智能配肥功能,还能远程控制,通过地埋式渗灌直接将水、肥、药、气输送到小麦根部。

说到地埋式渗灌的好处,提供技术支持的山东长江节水灌溉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孟宪武打开了话匣子:灌溉后有效减少水分蒸发和风干,避免土壤板结;水和肥留在地下,利于作物根系生长,从而不易倒伏,而且减少地表长草;所有管道埋在地下不易损坏,使用寿命长,维护成本低……

“最重要的是既节水还增产。”王金山接过话茬,地埋式渗灌可以远程调控出水量,在作物播种期、发芽期、扬花期、生长后期按需用水、精准施肥,从实践效果看,比传统灌溉方式节水三四成、省一半肥。

在孝直镇,就是这样一块块长满技术和智慧的农田,把沃野渲染得碧波荡漾,绘就一幅春忙图。

孝直镇党委书记苏东润介绍,全镇已应用站杆式喷灌、卷盘式喷灌、滴灌、伸缩式喷灌、指针式喷灌、地埋式渗灌、微喷带7种节水灌溉模式,覆盖土地面积5.6万亩。这些新技术的推广应用,既提高了灌溉效率、节约了水肥,又实现了粮食稳产增产。

汇西家庭农场的麦田里,站杆式喷灌设备正在作业。新华社记者陈国峰 摄

离开和圣苑村,记者来到邻近的汇西家庭农场。负责人焦广富说,他们流转了2300亩土地种粮食,引入节水灌溉新技术,让繁重的春灌变得简单轻松。

汇西家庭农场的麦田里,间隔40米分布的站杆式喷灌设备正倾洒甘霖。“以前浇地得从机井里抽水,在地里挖筑垄沟然后大水漫灌,一台机器2个人维护,需要同时雇20多人,一天浇不了200亩地,所有地浇一遍将近20天。原来浇一亩地用80方水,现在只用30方,2个人一天就能浇300多亩,还不用下地干活。”这笔节水省工的账,焦广富算得门清。

用上新型喷灌设备后,汇西家庭农场的小麦亩产超过1300斤,增产效果明显。春日暖阳下,农场的麦苗已经蹿高至10多厘米。焦广富笑意盈盈,“看现在的长势,今夏丰收在望!”

抗战胜利80周年纪念活动新闻中心举办第二场记者见面会

2025-09-02 04:40:00
本报北京9月1日电(记者杨桐彤)9月1日,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纪念活动新闻中心举办第二场记者见面会,5位华侨华人代表介绍华侨华人在世界各地举行的纪念活动及其对抗战的贡献等方面情况,并回答记者提问。抗日战争中,海外侨胞通过踊跃捐资捐物助饷、积极回国参战、争取国际援助、参加侨居

秋风轻抚祁连山

2025-09-01 15:18:00
秋风轻抚祁连山,草原褪去了盛夏的浓绿。青海省祁连县祁连山下的草原,牧草微微低垂,成群的牛羊悠闲地觅食,像散落在草原上的珍珠。洁白的云朵悠然飘荡,天空显得格外高远。夕阳透过云层洒下,为草原镀上一层温暖的光泽。整片草原沉浸在一种安详而明亮的氛围中,有夏末的余温,又有秋日的丰美,勾勒出了一幅绝美的画卷。(

广州:1—7月房地产开发投资同比增长5.5%

2025-08-29 10:06:00
来源:央广网 央广网北京8月29日消息(记者门庭婷)近日,广州市统计局发布2025年1—7月广州经济运行情况。1-7月,全市完成固定资产投资同比增长0.5%。分领域看,基础设施投资增势平稳,增长3.1%;房地产开发投资在城中村改造项目加快推进的带动下,增长5.5%;工业投资持续发力,在上年同期高基数

视频 | 重大项目进度条:“最美”科技园一期全面封顶

2025-08-28 15:23:00
8月27日下午,记者走进位于禅城区东平云谷片区的佛山MAX科技园项目建设现场。这里被称作“珠江西岸最美科技园”,目前项目一期已全面封顶,正在进行外立面和园林景观施工,计划今年年底竣工。项目将一线江景资源与生态设计深度融合,形成 “建筑即景观、园区即公园” 的独特竞争力。文图、视频 | 佛山市新闻传媒

沈阳白山立交桥焕新通车!平稳静音,能实时“自我体检”

2025-08-26 08:20:00
8月24日22时,沈阳白山立交桥加固改造工程主线正式通车。记者体验中发现,桥面平坦如新、防撞墙更结实、隔音屏换上了“静音版”,不少司机第一反应是:“这路,开着真顺!”这座沈阳北部交通枢纽的全面升级,不仅带来了驾驶体验的显著提升,更深刻折射出城市治理理念的转变。沈报全媒体记者 李浩/摄影工程与时间赛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