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之前听说人工耳蜗集采后费用降低了很多,心里松了一口气,现在医生告诉我们市里还有补助,最后算下来就是零花费。”作为听障儿童的家长,钟先生难掩喜悦之情。
近日,赣州市妇幼保健院眼耳鼻喉科团队完成集采政策落地后首例人工耳蜗植入手术。在多项政策支持下,让4岁的患儿阳阳(化名)“零花费”重回有声世界。

人工耳蜗:打开听障患儿“无声”的困境
阳阳两岁时才会喊“爸爸妈妈”,家长一直以为是“贵人语迟”,直到半年前一直没有改善,孩子爸妈坐不住了,来到医院评估后提示“重度智力发育迟缓”,最终诊断为“双侧感音神经性听觉丧失”,医生建议行人工耳蜗植入术恢复听力。
人工耳蜗是目前解决重度感音神经性耳聋最有效的手段之一,尤其对于先天神经性耳聋幼儿而言,越早植入人工耳蜗越有利于解决儿童因聋致哑问题。
人工耳蜗是一种通过电刺激直接激活听觉神经的植入式医疗设备,专为重度至极重度感音神经性耳聋患者设计。不同于单纯放大声音的助听器,它通过绕过内耳受损的毛细胞,将声音信号转化为电信号,“直连”听觉神经的方式,帮助患者重新感知声音。
婴幼儿大脑具有极强的神经可塑性,早期听觉输入是语言和认知功能发育的基础。0-6岁是语言习得关键期,研究显示,6个月至3岁植入耳蜗的儿童,语言能力可接近正常儿童水平。对于成人,它是职业尊严和生活质量的守护者。研究显示,人工耳蜗植入后抑郁、焦虑发生率下降60%,社交活动频率增加2倍,让听障者就业率从不足30%提升至75%以上。而老年耳蜗植入者术后电话交流成功率超90%,降低痴呆风险19%-24%,延缓大脑衰老。
但此前,人工耳蜗曾是无数听障家庭面前一道“看得见却够不着”的希望,几十万的费用让听障家庭进退两难。#赣州头条#
多向政策发力:人工耳蜗从“天价”迈向普惠
今年3月,国家组织的人工耳蜗类医用耗材集中带量采购政策在江西省省全面落地,集采人工耳蜗类耗材单套(含植入体、言语处理器)价格从20余万元降至6万元。另外,2023年10月1日起,江西省首次将人工耳蜗纳入医保支付范围,报销比例可达70%左右。也就意味着,在集采耗材降价的基础上,再进行医保报销,人工耳蜗手术仅需2万元左右,极大地减轻了听障患者的就医费用负担。
此外,为了让听力残疾儿童更好地享受政策红利,赣州市将残疾儿童康复救治制度与集采、医保政策紧密对接,对0-8岁听力残疾儿童植入人工耳蜗(单耳)补助60000元,人工耳蜗植入手术费每人补贴12000元,适配助听器(单耳)补助3000元。多项政策的支持下,0-8岁听力残疾儿童可以实现人工耳蜗植入“零花费”。
从“奢侈品”到“零花费”,当政策善意与医疗技术共振,无声世界终将响起希望的回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