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文章推荐 家电百科 实时讯息 常识
您的位置: 首页 > 实时讯息 >

19.96万人 贵阳去年人口增量暂居全国第一

来源:【多彩贵州网-众望新闻】

本文约2632字,阅读约需6分钟

“人口增量第一城”,又出现新面孔了。近日发布的《2024年贵阳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显示,2024年末,贵阳常住人口660.25万人,比上年末增加19.96万人。

至此,在全国已公布2024年末常住人口的城市中,贵阳以微弱优势反超深圳(2024年常住人口增加19.94万),暂居全国第一,并连续四年常住人口增量超过10万人。

贵阳

作为综合发展实力并不算非常突出,人口、经济体量都不靠前的内陆省会城市,贵阳常住人口持续保持的较快增长态势,放在主要城市人口增速显著放缓的大背景下,呈现出明显的“反差感”。

贵阳“人气”逆势上扬的密码何在?背后又映衬出怎样的区域人口变化新动向?

人口结构优势+后发优势

2024年,贵阳GDP为5777.41亿元,常住人口为660.25万人,在GDP万亿城市、人口千万城市持续扩容的今天,其存在感并不算强。但在过去四年,贵阳常住人口共增加了超过60万人(2024年常住人口660.25万人,2020年为598.70万人),放在全国都是非常亮眼的存在,超过了多数GDP万亿和人口千万城市。

其中,一个最大的显性原因是人口结构红利。根据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数据,贵阳市60岁以上老年人的比例为13.3%,比全国平均水平低了5.4个百分点。相对较轻的老龄化,直接扩大了出生率优势。2023年,贵阳人口出生率8.6‰,比全国平均水平高出2.2个千分点;自然增长率达4.52‰,更是比全国平均水平(-1.48‰)高出6个千分点。

当前,全国总人口已连续三年负增长,不少省份和城市的人口自然增长率都告负。在这种情况下,贵阳依然能够保持较高的人口自然增长率,无疑成为一个重要的人口比较优势。

如果说贵阳人口的自然增长受益于人口结构优势,那么人口机械增长则主要得益于“后发优势”。

作为西南内陆的省会城市,贵阳的整体发展基础相对薄弱,在过去相当长时间里,产业、基础设施等都与先发地区有着显著差异。但过去十多年,贵阳在这些方面都上演了“弯道超车”,迎来跨越式发展。包括高铁网络的加速完善、大数据和电子信息产业的异军突起等,在整体上重塑了城市的发展环境和动能,由此为人口承载力的增强,提供了根本性支撑。

此外,贵阳较早开启“零门槛”落户,并加大引才力度,也为贵阳的人口机械增长打开了新的窗口。如2024年,共吸引13.06万名高校毕业生在“筑”(贵阳简称)就业创业。

还值得注意的是,有“中国避暑之都”之称的贵阳,近年来气候优势也成为吸引游客乃至常住人口的一个重要“软实力”。而作为服务业的文旅产业的快速崛起,不仅扩大了就业空间,也让城市的对外形象获得新的加分。这些同样增加了城市的对外吸引力。

全省托举,支持打造“强省会”

观察贵阳的人口增长情况,有一层现实逻辑不容忽视,即“强省会”模式。

事实上,在贵阳常住人口持续高增长的同时,绝大多数省会城市的人口规模也都在继续膨胀。这一点在过去人口普遍增长的情况下,可能并不十分扎眼。但当前总人口负增长,不同区域的人口发展表现进一步分化,省会城市的人口“虹吸力”就变得相对更突出了。

比如,在目前公布2024年常住人口数据的城市中,增量靠前的基本上都是省会城市。这主要是因为,作为省域中心,即便全省人口减少,省会城市依然可以凭借对省内的人口虹吸力而维持常住人口增长。

如湖南、江西、河南等省份,常住人口已连续负增长,但并没有影响到长沙、南昌、郑州等省会城市的人口规模持续扩大的势头。

这一方面与“强省会”战略下的政策驱动有关,另一方面,也是由省会城市本身的发展优势所决定的。一般而言,省会城市是一个省的政治中心,也是全省的经济、文化、交通、医疗、教育等中心。这意味着省会城市往往汇聚了全省最多的高端发展要素和资源,属于绝对的发展“高地”,由此自然成为全省人口的“优选地”。再加之近年来多数省会城市的落户门槛显著降低,更加便利了人口的流入。

正因为此,眼下对不少内陆省份来说,实施“强省会”战略,支持省会城市继续“做大做强”,提升产业承载力、人口承载力,也成了为全省“留人”的一条现实路径。毕竟,全省缺乏一个对省内人口具有足够吸引力的“强省会”,就可能出现更多的人口外流。

如2021年,贵州省《关于支持实施“强省会”五年行动若干政策措施意见》就提出,2021年至2025年,省级分享贵阳贵安的土地出让收益全额返还贵阳贵安;建立“钱随人走”挂钩机制,完善转移支付办法,将新增常住人口作为转移支付的分配因素,增强贵阳市教育、卫生、公共安全和社会保障等基本公共服务的财政保障能力。这实际上就是在全省层面,为支持贵阳做大人口规模,提供必要的政策和资源保障。

可以说,不少省会城市人口的持续扩张,离不开举全省之力的托举。

当然,目前的贵阳,无论是就省会首位度而言,还是人口、经济体量上,相对省内其他城市的优势来看,与真正的“强省会”都仍有较大的距离。但反过来也说明,贵阳依然有较大的发展空间可以挖掘。

省会城市vs直辖市

之所以说省会城市近年来的人口吸引力反而有“鹤立鸡群”之势,一个重要的参照是,直辖市的人口增速明显放缓,甚至出现负增长。

2024年,四大直辖市中,北京、上海、重庆的常住人口全部告别增长,分别减少2.6万、7.19万、0.96万,天津则刚好持平。

这很难说只是偶然。因为此前北京、上海、天津常住人口就已多次出现负增长。重庆在2023年更是减少了接近22万。

这些城市的常住人口负增长,具体原因有差别。比如,北京、上海、天津,依然保留了较高的落户门槛。重庆作为内陆地区的直辖市,虽然落户门槛较低,但在产业发展质量和就业空间上缺乏北京、上海这样的竞争力,对市外人口的吸引力本身相对有限。

同时,直辖市与省会城市的人口增势差别,在当前背景下,还有两点非常突出的现实原因。一是,四大直辖市均为超大城市,城镇化率相对较高,老龄化也相对更深度,因此更早进入了人口自然负增长阶段。

二是,直辖市相对缺乏足够的人口“转圜”空间。比如,北京、上海虽然常住人口都超过了2000多万,但一些省会城市对应的是动辄五六千万甚至更大的省域人口腹地,后者在虹吸市外人口上,有着先天优势。而北京、上海虽然具有全国范围的人口吸引力,但本身有一定的落户门槛。

还有个不容忽视的一点是,城市人口不可能无限扩张。北京、上海本身已拥有2000多万人口,重庆人口甚至达3000多万,这在客观上也决定了很难再维持过去的高增长。而2024年,2000万人口以上的四座城市——重庆、北京、上海、成都,仅成都人口继续保持增长,本身也释放了一个信号。

来源:澎湃新闻

一审:郭秋含

二审:王利环

三审:李 蓓

众望新闻已获得本文转载授权,未经版权方授权,任何第三方不得转载。

本文来自【多彩贵州网-众望新闻】,仅代表作者观点。全国党媒信息公共平台提供信息发布传播服务。

ID:jrtt

吴京出品电影,突然撤档!

2025-08-29 10:57:00
8月28日,电影《再见,坏蛋》官宣撤档。影片由俞钟编剧导演,陈明昊领衔主演,陈宇喆、陶慧领衔主演,王宁、周晓鸥特别出演。吴京担任了该片的出品人,也客串出演了电影。《再见,坏蛋》撤档通知据猫眼专业版数据显示,电影《再见,坏蛋》已于8月22日上映,上映6天,票房仅有26.7万元。图据猫眼专业版《再见,坏

遭遇城市内涝怎么办?这份指南让你有备无患!

2025-08-29 10:36:00
8月下旬的防汛关键期强对流天气增多洪涝风险升高短时间的强降雨或者长时间的连续性降雨极易引起城市内涝城市内涝是什么?社会公众如何避险?这些内涝避险小贴士请您收好↓↓↓什么是城市内涝城市内涝是指强降雨或连续性降雨超过城镇排水能力导致城镇地面产生积水的灾害现象一般积水深度达到15厘米至20厘米将影响交通并

苏超第十一轮比赛预约购票时间定了

2025-08-29 10:00:00
公 告江苏省城市足球联赛第十一轮9月6日、7日比赛将于8月30日8时至8月31日20时进行预约,预约结束后由公证机构摇号,确定中签结果。9月2日20时起,市民可登录预约购票平台查看中签结果。9月13日的比赛将于9月5日8时至9月6日20时进行预约,9月8日20时起可查看中签结果。中签市民也将收到短信

“七夕餐厅”周均搜索量增两倍 上海、北京、杭州订座量位列前三

2025-08-28 18:13:00
东方网记者程琦8月28日报道;随着七夕临近,餐厅预订需求高涨。美团团购数据显示,进入8月,“七夕餐厅”搜索量周环比激增240%,提前预订七夕当天餐厅的订座量较去年同期增长52%,餐饮堂食预订热度有望在七夕当天创今年新高。近日,美团美食频道上线餐厅“约会热订”入口,并推出约会“热订榜”,动态追踪餐厅口

来额尔敦路,感受锡林浩特的文化与温度

2025-08-28 08:51:00
hi,我的朋友~如果你是第一次来到锡林浩特,那么首站我将推荐额尔敦路,在这里你可以感受到浓厚的文化历史,无需翻阅史料,不必探寻古迹,只需低头看一眼脚下的线条,就能与这座北疆之城的故事撞个满怀。在蒙古语中,“额尔敦”寓意珍宝、宝贝,象征珍贵与美好。这条始于乾隆八年崇善寺的街巷,曾是万里茶道上的重要枢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