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字/视频 湖南日报全媒体记者 周顺 通讯员 李薇
“既然植物需要光合作用,人体为什么不能有专属的光配方?”
2025年湖南省大学生创业“七个一”长三角推介会上,复旦大学超越照明团队负责人胡治国博士的这句开场白,吸引了台下300多位评审和高校师生的注意。
这位从建筑光学跨界健康照明的创业者,正用团队自主研发的智能多色混光调控技术和算法求解重新定义光的价值,在湘沪科创走廊上书写当代青年的创业新篇。

追光之路:从校园实验室到创业新战场
胡治国的创业之旅,始于复旦大学的校园实验室。2021年收到复旦大学博士录取通知后,他在导师的带领下敏锐捕捉到光健康领域的产业空白。
“传统照明解决‘看得清’问题,我们要解决‘看得好’问题。”他带领团队研发的智能调光系统,通过调控非视觉感光细胞对人体激素的影响,实现从情绪调节到昼夜节律优化的全链条健康管理。
创业初期,焦虑如影随形。“当时我们面临着完成产业化落地的压力,不知道市场是否会认可我们的产品。”胡治国回忆道。转机出现在接到一笔来自头部显示企业的大订单,这不仅让团队顺利完成任务,更极大地鼓舞了士气。2021年,团队在中山市政府产业孵化计划中首战告捷。
在胡治国团队的“追光之路”上,除科研、孵化等“常驻嘉宾”外,参赛也是“主旋律”。
“参赛不是目的,而是倒逼商业模式升级的契机。”2024年,他们凭借“智能健康照明系统”项目斩获中国国际大学生创新大赛银奖,成为上海市唯一获奖的高校队伍。
胡治国坦言,从上海赛区突围到全国总决赛,团队经历了57次路演打磨。“评委关于‘技术壁垒构建’的追问,催生了我们的专利布局策略。”如今,他们已建立“光学算法+智能硬件+场景服务”的三维护城河。
“这张银奖证书的分量不亚于我的博士录取通知书。”回忆起这张银奖证书,胡治国依然激动。这次在全国大赛突围,还让团队收到了湖南卫视《夺金2025》的橄榄枝。
“湘遇”未来:在湖湘热土续写创业传奇
2月16日,《夺金2025》节目播出。节目中,胡治国在湖南卫视演播厅向全国观众展示“光健康”的科技魅力,跻身全国大学生创业案例30强。

踏入长沙,胡治国就被星城的烟火气与浓厚创业氛围深深吸引。“这里既有岳麓书院的千年文脉,又有娱乐之都的新潮活力,生活成本低,发展机遇多,是创业的理想之地。”录制现场,他结识了来自五湖四海的创业青年,大家在交流中碰撞出思想的火花。
湖南省政府驻上海办事处党组成员、副主任马宏平在推介活动中介绍了关于“推进年轻人友好省份建设”若干措施,并向现场学子致信:“诚挚邀请各位青年学子将论文、事业和成就一并写在三湘大地,用青春智慧给出新时代的‘湘江回答’。”这样的重视和支持,让胡治国看到了湖南对于创业者的诚意和决心。
“最大的收获不是聚光灯,而是政策工具箱。深入了解湖南支持大学生创业的‘七个一’政策后,现在明白这是七支护航舰队。”胡治国深感震撼:5.05亿的创投基金为创业提供充足的资金支持;院士导师库将借助顶尖专家的智慧引领方向;“创业无忧”服务包能够解决创业过程中的后顾之忧……政策涵盖了创业的每一个关键环节。
目前,团队正积极与湖南大学等高校开展产学研合作,并计划在湖南设立子公司。“我们已经在上海、广东成功落地了200多个智慧教室项目,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和成熟的技术。接下来,我们希望把先进的‘光健康’理念和解决方案带到湖南。”
在复旦大学实验室,团队最新研发的“动态光谱调控系统”已进入临床验证阶段。这套能根据人体生理指标实时调光的系统,未来将在医疗监护、智能家居等场景广泛应用。
从黄浦江畔到岳麓山下,胡治国团队的创业故事,正是当代青年将论文写在祖国大地上的生动写照。正如他在推介会上所说:“光不仅是物理现象,更是创新精神的载体。在湘沪科创走廊的交汇点上,我们将继续追光而行,让中国智造照亮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