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暮春时节,行走在黔东南州黎平县的崇山峻岭间,林海碧波中处处涌动着绿色发展的生机:何首乌藤蔓向上攀援,林间蜂箱传出阵阵嗡鸣,成群林鸡悠闲觅食......这个森林覆盖率高达72.75%的林业大县,2024年,林下经济利用森林面积完成110.16万亩,综合产值达23.44亿元。
“何首乌全身都是宝,块根、藤条、嫩尖都可以售卖。”在黎平县双江镇平天村,村民杨先德细算着收入账:“去年,我家种植的中药材收入6万元,不仅能维持生活开销,还可以供两个孩子读高中、上大学。”

中药材何首乌。
双江镇坚持以科技引领产业发展,以“两茶一药”为核心抓手,探索“林下 中药材种植”模式,充分利用科技特派员等资源力量,积极培育“土专家”“田秀才”等实用人才100余名,手把手教授群众科学的种养知识,大力推广何首乌种植覆膜栽培技术,实现亩产提高30%的良好效益。2024年,全镇何首乌种植超6000亩,总收入1200余万元,带动1000余户群众实现户均增收1.2万余元。
黎平县林业局林下经济办负责人赵光忠介绍,2024年,全县林下种植中药材累计达14.81万亩,带动4万余户群众实现户均增收3800元。“下一步,我们将更好利用国家西部大开发、东西部协作等政策扶持,积极发展天麻、何首乌、黄精、石斛、淫羊藿、茯苓等林下中药材,不断拓宽‘两山’转化路径,促进群众稳定致富增收。”
在黎平县德顺乡平甫村,村民吴义峰说:“去年,依托良好的生态,我们家发展林下养蜂200余箱,收获800斤蜂蜜,这份‘甜蜜产业’让我在保护生态的同时还能增加家庭收入。”
黎平县德顺乡作为贵州省生态乡镇、森林乡镇之一,乡党委、乡政府立足境内丰富的森林资源实际,积极带领群众开发利用林下广阔空间发展林下经济,2024年发展林下养蜂1.344万箱,为群众带来了1300余万元的收入。
黎平县森林面积304976.92公顷,森林活立木总蓄积3524.88万立方米,如何实现保护与发展有机统一,是一道“必答题”,也是一堂“必修课”。
为此,黎平县以林长制为重要抓手,对全县森林实行网格化管理,层层压实管护责任,认真开展“打非治违”“清风行动”等工作,狠抓林政执法,严厉打击破坏森林、非法捕猎、售卖野生动植物等违法行为,保证青山常在、绿水长流,为林业产业发展奠定坚实基础。
黎平县林业产业技术服务中心主任蒋福军表示:“2025年,我们争取实现产值24亿元以上的目标,实现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生态效益有机统一。”
通讯员 杨再新
贵州日报天眼新闻记者 徐涛
编辑 张警
二审 王剑
三审 谢巍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