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家电百科 实时讯息 常识
您的位置: 首页 > 实时讯息 >

驻守阿里,他们把忠诚锲入这片高原

品读阿里

■宋 鹏


阿里在哪儿?


一位曾驻守阿里的战士告诉我,阿里是云端之上的仙境,是离太阳最近的地方。那里山连着川,川托着峦,峦举着峰,层层叠叠,起伏绵延。


于是,去阿里走一走,成为我长久以来的心愿。


隆冬时节,我终于有机会随调研组前往阿里。透过飞机的舷窗望去,蓝天下洁白的峰顶被缭绕的云雾簇拥着,点点湖泊如同镜面般反射着冬日的阳光,透着冷冽而神秘的光泽。


走下飞机,我站在高原纯净的阳光里,凝望着远方连绵无尽的苍峦。阿里高原带着一种永恒的苍凉站在我的面前,天空和大地在目光的尽头相拥着,呈现出一种难言的博大。


车子朝着狮泉河驶去。一路上,我被高原反应缠绕着,头痛欲裂。进入阿里军分区营院时,我昏昏沉沉地睁开眼,望向伫立在门口的哨兵。在刺骨的寒风中,他们一动不动地挺立着,目光炯炯地注视着前方。他们的身影,与镌刻在营院的那句“缺氧不缺精神,艰苦不怕吃苦,海拔高意志更高”的标语互相呼应,成为一道独特的风景。


当天下午,我们前往阿里狮泉河烈士陵园。陵园里,长眠着63名进藏先遣连官兵。1950年,新疆军区独立骑兵师组建了由136名官兵组成的进藏先遣连。他们翻越昆仑天险,在高寒缺氧、断粮断盐的逆境中孤军奋战8个多月,包括总指挥兼党代表李狄三在内的63名官兵光荣牺牲。进藏先遣连官兵把五星红旗插上了藏北高原,为和平解放西藏作出重要贡献。


群山拱卫的陵园内,镌刻着“革命烈士永垂不朽”的英雄纪念碑高耸云天。有人说,阿里高原上有九千九百九十九座山峰。如果每座山峰都是一座丰碑,那么高原就是世界上最为壮观的碑林。我想,进藏先遣连的每一个人都是一座山峰、一座丰碑,激励着一代又一代高原军人坚守在巍巍喀喇昆仑之上。


夜里,我在营区沿着狮泉河散步。河水如同一群披着雪白鬃毛的狮子,从远方匆匆奔来,又抖着雪白的鬃毛匆匆跑开。道路两旁是一片片白柳,树干向上合拢生长着,显得团结而又有力量。我惊叹于白柳顽强的生命力。它们在经历了数不清的风霜雨雪后活了下来,成为高原的一道风景。


早就听说阿里高原上,驻守着一支英勇顽强、不怕牺牲的工程兵。筑路施工、排爆拆弹、抢险救灾……他们用热血与汗水,在“世界屋脊”创造了一个又一个奇迹,孕育出以“宁可让生命透支,决不让使命欠账”为内涵的“钢铁工兵”精神。


走进工兵团,我被一个又一个“钢铁工兵”的故事感动着。团长告诉我们,工兵团组建之初,便整建制开赴雪域高原展开了长达8年的国防施工。高原施工,其艰辛可想而知。官兵克服了高寒缺氧、装备性能下降、机械故障频发等各种困难,圆满完成任务,荣立集体一等功。


“只要部队需要我,我会一直坚守在高原上。”一级上士马双鹤的脸上泛着高原红,眼神中流露出毫不动摇的决心。他坦言,在高原的军旅生涯常常是这样一种体验:“怨着怨着就干上了,干着干着就爱上了,爱上了就不舍得走了。”随后,他向我们讲起了前段时间一次执行任务的经历。


去年5月,马双鹤所在连队接到前往陌生地域进行架桥保通的任务。他作为经验丰富的架桥作业员,奉命带领架桥班前往任务地。高原的天气就像小孩子的脸,说变就变。就在桥础刚刚架设妥当、桥面即将与对岸路面相接的关键时刻,天气骤变,雨夹雪不期而至。这时,马双鹤手中的操作盒因雨水渗入而突发故障,导致桥车稳定支腿瞬间失压,桥面立刻出现倾斜,令马双鹤惊出一身冷汗。他迅速恢复冷静,果断拔掉操作盒上与桥车连接的线路,立即切换到手动操作模式。通过手动为桥车稳定支腿加压,桥车逐渐恢复了平衡,危机化解。


这样的故事还有很多。我想,官兵虽然在缺氧、低气压、强紫外线的环境中生活,但他们的心灵在这离天很近的地方变得更加纯粹,他们的信仰在海拔很高的地方得到了淬炼。在高原官兵的精神世界中,深深烙印着一个永恒的信念:“哪有上不去、做不到、完不成的道理?”


班公湖海拔4000多米,像一颗碧蓝的宝石镶嵌在阿里高原上。阿里军分区某边防团巡逻艇中队就驻守在这里,艇队官兵也被大家亲切地称为“昆仑水兵”。班公湖每年有半年的结冰期,而艇队官兵的任务状态也随着季节的变化而变化。用官兵的话来说,就是半年冰上走,半年水上行。


老兵王国栋自18岁加入巡逻艇中队,至今已在湖畔坚守了整整18年。他对单位换装的每一代巡逻艇的技术参数都了如指掌,所经历的困难和挑战更是数不胜数。在谈及不久前的一次水上巡逻任务时,他回忆道:“当时气温骤降,湖面迅速结了一层薄冰。巡逻艇在破冰前行时,冰碴被吸入船体冷却系统。我们只得一次次用手将冰碴掏出,双手冻得麻木,衣物也被湖水浸湿。冷风一吹,我们冻得话都说不出来。尽管如此,我们依然坚持到了最后,圆满完成巡逻任务。”


“我的青春在这里度过,这里也成了我的家。”站在这片宁静的湖泊边,我琢磨着阿里官兵的心语。他们把忠诚锲入这片高原,与高原融在了一起。


一次阿里行,一生阿里情。回到平原,我的心情久久不能平静。望着窗外都市的万家灯火,我不由得又想起高原上的官兵。一幕幕感人至深的情景,时时徘徊在脑海,久久起伏于心田。仰望阿里,我的耳畔仿佛又回响起那首脍炙人口的歌曲《当兵走阿里》——


“蹚过最后那道冰河,翻过最后那架达坂,走上世界屋脊的屋脊。爬上高原上的高原,看见了千年翻飞的经幡,就看见了我们的哨所营盘。好男儿当兵就要走阿里……”


(本文刊于2025年3月17日《解放军报》“长征副刊”版)


解放军报微信发布


编辑:王凤祥

时政微视频丨丰碑永存

2025-04-04 08:10:00
清明雨落,山河肃穆。每一个闪光的名字,都是永不褪色的精神坐标;每一段英雄故事,都在血脉中代代相传。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身体力行、率先垂范引领全社会形成尊崇英模、学习英模、礼遇英模的浓厚氛围。李大钊、陈树湘、杨靖宇、江姐、邱少云、焦裕禄、谷文昌、王进喜、李保国、黄文秀……在不同地点、不同场合,

【发现最美铁路·云岭天路春潮涌】黄金动脉激活区域发展新动能

2025-04-02 18:52:00
3月31日,由中央网信办网络社会工作局、中国国家铁路集团有限公司党组宣传部联合主办的2025年度“发现最美铁路”网络主题宣传及首场体验采访活动在云南昆明启动。启动仪式结束后,首场体验采访活动“云岭天路春潮涌”率先在昆大丽、丽香铁路沿线展开,大力宣传云南铁路服务国家重大战略的担当作为、推动高质量发展的

山东教育者手记|严洪福:山村园中的教育微光

2025-04-01 10:46:00
齐鲁晚报·齐鲁壹点记者 巩悦悦 策划整理编者按:即日起,《青年说》栏目策划推出“山东教育者手记”,为山东大中小学(幼儿园)校长和教师提供一个展示自我的平台,分享教育一线的所见所闻所感,记录那些触动到你的瞬间。文|临沂市沂南县依汶镇初级中学教师 严洪福在繁华都市的万丈霓虹之外,无数寂静的山村隐匿于大地

驻守阿里,他们把忠诚锲入这片高原

2025-03-19 08:01:00
品读阿里■宋 鹏阿里在哪儿?一位曾驻守阿里的战士告诉我,阿里是云端之上的仙境,是离太阳最近的地方。那里山连着川,川托着峦,峦举着峰,层层叠叠,起伏绵延。于是,去阿里走一走,成为我长久以来的心愿。隆冬时节,我终于有机会随调研组前往阿里。透过飞机的舷窗望去,蓝天下洁白的峰顶被缭绕的云雾簇拥着,点点湖泊如

临沂哪里卖抽屉收纳盒

2025-01-27 05:31:42
在临沂,有几个地方可以购买到抽屉收纳盒:临沂市兰山区明合家居用品厂该公司生产各种收纳用品,包括抽屉收纳盒。他们提供加工定做的服务,并且是源头工厂,有质量保证和价格优势。地址位于山东临沂市,具体联系方式和进一步的信息可以通过联系他们获取。临沂彩力文具用品有限公司这家公司出售多种简约抽屉式收纳盒,适用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