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沙晚报掌上长沙4月28日讯(全媒体记者 匡小娟 通讯员 朱莉)一小时能有多长?它或许是与老友对坐时咖啡杯壁凝结的水珠,是指尖滑动手机屏幕间稍纵即逝的娱乐碎片。而在湖南湘江新区,一个小时却足以让大学生的创业梦想落地生根。
从提交材料到领取营业执照,年轻的CEO们手中的冰美式还没退去凉意,公司就正式成立……湖南湘江新区用高效服务让每一颗“敢想敢为”的种子破土生长。

“新区速度”,让创业梦想一小时落地
“原本预留了半天时间办理手续,结果在岳麓山大科城企业登记便民点,喝杯奶茶的功夫就拿到了公司崭新的营业执照。”近日,长沙产教数字科技有限公司负责人郭子邺惊叹于“新区速度”,从提交到领证仅耗时一小时。
郭子邺是湖南师范大学2024届研究生,从师大校园走出的她,如今又回到新区这片热土,用AI重新定义教育。
据介绍,她所创办的公司主打教育技能提升服务平台。“我们正在研发24小时在线数字人老师,未来,学生可以随时跟AI互动学习。”她的创业梦想颇具科技感,“想象一下,即便是凌晨备考的学生,都能随时获得专业辅导。”
“牛!牛!牛!靠谱。”4月24日,同样在大科城企业登记便民点,大二学生刘兆邦将一面别具一格的锦旗送到了湖南湘江新区行政审批局负责人手中,引得办事大厅里爆发阵阵笑声。如今的刘兆邦还多了一个身份——湖南省青圭智创科技有限责任公司的负责人。

“在新区开办企业真的很方便,这面锦旗必须得送。”刘兆邦告诉记者,他来自湖南工程学院,今年和同学合伙开发了一款校园服务平台的小程序,外卖、跑腿、兼职、二手交易、论坛等功能一应俱全,他们想把大学生活的每个需求点都“一网打尽”。
“美团送不到的快递,我们跑腿团队能送;京东覆盖不到的细分需求,我们的校园论坛马上就能响应。”他一番豪言壮语,边说边展示手机里即将上线的小程序,界面上跳动着外卖、兼职、二手交易等彩色图标。“下一步,我们还想要拿下中南大学、湖南大学、湖南师范大学的校园市场!”
政策“组合拳”,打造青年创业首选地
“在湖南湘江新区,你永远不知道下一秒还有什么可能。”郭子邺和刘兆邦的故事还有续集:在大科城的企业登记便民点结识,两人商量可以考虑合作,让刘兆邦开发的校园服务平台的小程序更数字化和智能化,同时也能为郭子邺AI+教育,多寻求些客户。
数据显示,2024年湖南湘江新区新设立企业26879家,今年一季度新增企业7738家,企业总数164120家,企业增量、总量稳居全省榜首。亮眼数字背后,是一套新区精准服务青年创业的“组合拳”。
创业加速站:将企业登记业务延伸到大科城,在大科城设立企业登记便民点,已为100多家大学生企业提供“极速开办”;
管家式服务:创新创业服务站集成政策申报、知识产权等30项服务,配备专职“创业管家”;
成长训练营:开设商标注册、工商登记等实战课程,已培训76个创业团队、150名创业者。

“我们让大学生创业‘零跑腿’‘就近办’‘高效办’。”湖南湘江新区行政审批服务局相关负责人介绍,新区认真落实“高效办成一件事”的各项要求,通过将企业登记业务延伸到岳麓高新区、岳麓山大学科技城、湖南金融中心、黄金创业园办理,形成“1+4”的新区企业登记格局。
同时,湖南湘江新区还将企业登记窗口人员分成线上、线下两组,定期监测企业登记办理时限,持续巩固“减时限”成果。这种“多点分布、就近办理”的模式成效显著,新区正成为湖南青年创业的“首选地”。
最近,刘兆邦团队也尝到了“政策红包”的甜头。在湖南湘江新区大学生创新创业园,他们申请到三年办公场地免租。“这些支持就像游戏里的能量补给包,让我们能把有限资金都用在产品开发上。”团队成员打趣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