封面新闻记者 张杰
一个好的家风传承力量到底有多大?来看看蔡寞琰的故事吧。
从2017年至今,85后作家蔡寞琰已在各类非虚构新媒体平台发表了逾百万字的作品。作为执业律师,他白天工作,晚上写作,写不被看见的困境与苦痛,写真实可触的人间百态,也写自己渴望逃离的童年,在非虚构新媒体平台上收获了许多喜爱。
蔡寞琰五岁失怙,家徒四壁,做过泥瓦匠,险些因交不起学费而失学。也有很多人感到好奇,为什么一个人历经伤害却始终勇敢,饱受磨难却心怀希望,以文字呈现美好与良善、坚韧与希望。直到他写出了《虎溪山下》。

《虎溪山下》
2023年初,《虎溪山下》开始在网上连载,收获了许多喜爱和支持,引发无数读者共鸣。追完全文,很多人才发现,原来铮铮铁骨又温润善良的蔡律师,自有家风渊源。原来他默默接下了祖辈在虎溪山“留的东西”,以此抵抗生命中的磨难与风雨。
历经两年的潜心打磨,2025年4月,《虎溪山下》单行本由人民文学出版社出版。刚上市一周,这本书就瞬间冲上了当当新书热销榜前列,登顶多个文学类畅销榜单,更在清明小长假登上了当当热搜榜,收获了众多点赞与关注。
一个普通的中国家庭生生不息的美好与坚韧
湖南虎溪山,相传为“猛虎歇息之地”,作者的曾祖父德秀出生于此。他本有优渥的出身和安逸的前程,却选择了一条不安稳的路:早年抗婚离家,成为第一批新学师范生,又改行学医。后投笔从戎,立战功赫赫,到四川署理一方县政,断案、剿匪、禁烟。袁世凯称帝后,毅然加入护国军讨袁。千帆过尽,主动挂印归乡,于虎溪山下开一间小小医馆,悬壶济世。
德秀的三位夫人,发妻聪明独守有名无实的婚姻,为了心中挚爱奉献一生;丫鬟素贞受爱人感召投身革命,为家国牺牲却无憾无悔;婉英为爱远走千里,在虎溪山下建医馆,开女科,开风气之先。她们如同时代洪流中的微光,即便身处困境,依旧以各自的方式顽强地绽放光芒。这样的家族故事,并非来自名门望族的辉煌,而是普通人家在岁月长河中留下的坚实脚印,虽没有被史书记载,却散发着平凡人对家国的热爱和对正义的坚守,展现着一个普通的中国家庭生生不息的美好与坚韧。

《虎溪山下》
祖辈的故事和遗训在家族中口耳相传。多年后,本书作者通过大量家族日记、信件、口述,还原百年间四代人的浮沉际遇。这就是《虎溪山下》。
蔡寞琰曾想过将曾祖父的故事写成一部跌宕起伏的小说,但曾祖父的小女儿——姑奶奶却告诉他,“他们那一代又一代的革命者,理想是真实的,热血是真实的,献出的生命是真实的,有很多人没有被历史记载,但他们仍然真实地一往无前。因此,他们应该被真实地记录,让今人有机会看到,一百多年前的年轻人,是怎样活着。”
“读书,不是为了过得更好,而是要让读书长在骨肉里”
蔡寞琰在《虎溪山下》中毫无保留地袒露了自己的成长历程。五岁痛失父亲的他,童年便饱尝世态炎凉。家道中落,旁人的冷眼与生活的窘迫如影随形,他的成长之路格外艰辛。祖辈在虎溪山“留的东西”成了他直面困境的一束微光。曾祖父留下的“诗书传家不止,积善行德无尽”的家训,祖父在日常点滴中的言传身教,让他自幼懂得在困境中处变不惊,始终保持一颗良善之心。从最初对所谓“家族传承”的懵懂,到历经风雨后的深刻理解,蔡寞琰凭借家族赋予的精神力量,完成了自我成长与蜕变。“祖辈留的东西我接下了。我仍希望能为自己、为他人带来一点微茫的温暖与希望。”
在序言中他写道:“其实从小到大,我都是一个不自信的人,总觉得自己两手空空,没有什么拿的出手的东西,包括自己的家庭,平时总是低着头走路,不敢看人,也羞于表现自我。但我想用文字去温暖哪怕一个和我有相同经历的人,以我的故事告诉他,你的人生有不同的可能性。我也希望如我一样不自信的朋友,能在生活中看到自己,相信自己,即便我们卑微如尘埃。再厉害的人也只能过这一生,再卑微的人也要过好这一生。”
李叔同有一句话:“人生犹如西山日,富贵终如草上霜。”蔡寞琰的曾祖父曾见过疫病、战争,见过民与民之间的倾轧,官与官之间的争权夺利,在生死之间摸爬滚打。深谙人性自私、弱肉强食的他,依旧留下清白得近乎单纯的家训:“诗书传家不止,积善行德无尽。”
多年后,蔡寞琰理解并继承了曾祖父的精神,“从未祈望后辈永享富贵,人丁兴旺,而是认为哪怕家族只剩下最后一人,应该传承的也是诗书与良善。……要读书,不是为了过得更好,而是要让读书长在骨肉里,此外,还有良知、公义不可泯灭。”
很多年过去了,在虎溪山上,蔡寞琰看到的从来不是一座坟墓,一方荣耀,“而是曾经的逐梦少年蹚过时代的洪流,终得安眠于此。至今,常会想起祖父曾教过我的一首诗:‘南北东西去,茫茫万古尘。关河无尽处,风雪有行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