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23日上午,生态环境部召开新闻发布会。生态环境部新闻发言人裴晓菲介绍,今年一季度,全国空气质量和地表水质量总体持续改善。

在空气质量方面,一季度,由于大气扩散条件有利,各地重污染天气应对有效,全国339个地级及以上城市平均空气质量优良天数比例为84.8%,同比上升1.2个百分点;平均重度及以上污染天数比例为1.8%,同比下降0.6个百分点。全国PM2.5平均浓度为41.3微克/立方米,同比下降4.8%;PM10平均浓度为65微克/立方米,同比下降3.0%。
从重点区域来看,京津冀及周边地区、长三角、汾渭平原PM2.5平均浓度分别为51.4微克/立方米、48.2微克/立方米和50.2微克/立方米,同比均有所下降。
在地表水方面,3641个国家地表水考核断面中,Ⅰ-Ⅲ类水质优良断面比例为91.0%,同比上升1.1个百分点;劣Ⅴ类断面比例为0.7%,同比持平。其中,长江、黄河等重点流域水质优良断面比例为92.1%,同比上升0.6个百分点。196个重点湖(库)中,Ⅰ-Ⅲ类水质优良湖(库)个数占比82.1%,同比持平;劣Ⅴ类水质湖(库)个数占比3.6%,同比下降0.9个百分点。

发布会还介绍,近年来,部分机动车排放检验机构为追求经济利益,通过篡改数据、伪造报告等手段弄虚作假,严重破坏市场秩序,严重影响空气质量改善。生态环境部、市场监管总局出台了《关于机动车排放检验机构伪造排放检验结果或出具虚假排放检验报告情节严重判定标准的意见》,明确了“情节严重”的判定标准。下一步,生态环境部将继续紧盯机动车排放检验机构弄虚作假等突出问题,联合相关部门加大监督检查和专项整治力度,严惩违法行为,坚决遏制机动车排放检验机构造假乱象,推动行业健康发展,为改善大气环境质量提供有力支撑。
看看新闻记者: 王一鸣,董宝忠
编辑: 王一鸣
责编: 丁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