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家电百科 实时讯息 常识
您的位置: 首页 > 实时讯息 >

期货日报|当好央企“护航员” 为经济发展注入期货力量

来源:郑商所发布

郑商所成功举办央企金融衍生业务培训班(第7期)

期货日报 记者 邬梦雯

3月24日至28日,郑商所主办的央企金融衍生业务培训班(第7期)在国务院国资委下属事业单位中国大连经理学院举办,来自中石化、中建材、中粮集团等10余家中央企业,以及厦门国贸、物产中大、广东天禾等10家地方国企的50余名业务骨干齐聚一堂,系统学习了金融衍生品业务监管政策、期货市场法治化建设及风险防控实践等课程。据期货日报记者了解,该培训既是国务院国资委推动中央企业规范参与金融衍生品市场的重要举措,也是期货市场持续深化服务国家战略、助力实体经济稳健发展的重要实践。

监管体系升级 护航央企风险管理

近年来,随着全球大宗商品价格波动加剧,我国实体企业面临的市场风险敞口不断扩大。央企、国企作为国民经济的重要支柱,其风险管理能力直接影响产业链供应链的稳定性。在此背景下,国务院国资委自2020年起密集出台政策文件,构建覆盖业务准入、风险管控、合规操作的金融衍生业务监管框架。

培训首日,国务院国资委相关负责人系统梳理了我国金融衍生业务监管理念的演进历程,重点宣贯了2020年《关于切实加强金融衍生业务管理有关事项的通知》(国资发财评规〔2020〕8号,下称8号文)和2021年《关于进一步加强金融衍生业务管理有关事项的通知》(国资发财评规〔2021〕17号,下称17号文)的核心要义。

随着企业“走出去”步伐加快,其利用金融衍生业务套保的需求增多,业务中也出现了一些新情况、新变化。与此同时,监管中发现部分央企在开展期货业务时存在持仓规模超规定、交易品种与主业无关等问题。基于此,8号文对原有金融衍生业务监管制度进行了整合、修订。作为我国金融衍生业务监管的纲领性文件,8号文确立了“坚持从严管控,坚持套期保值,坚持风险可控”的总体原则,严把“入口关”“规模关”“操作关”,进一步明确各级主体责任,进一步明晰业务原则,进一步规范操作流程,进一步加强监督检查,指导企业建立“严格管控、规范操作、风险可控”的金融衍生业务监管体系,切实发挥好金融衍生业务促进企业平稳运行的作用。17号文则是进一步细化了持仓规模、保证金监控、信息系统建设等操作规范,与8号文形成了“原则+细则”的政策闭环。

值得关注的是,本次培训是国务院国资委首次对外系统解读贸易“十不准”规定。据记者了解,贸易“十不准”是国务院国资委为规范央企贸易管理,严禁各类虚假贸易而提出的具体要求。该规定针对企业贸易业务中可能出现的融资性贸易、空转、走单等风险行为划出红线,强调回归服务实体经济。

业内人士表示,贸易“十不准”与金融衍生业务监管形成政策协同,既防止脱离实体的投机行为,又鼓励基于真实需求的套保创新,为央企参与期货市场提供了清晰指引。

作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我国期货市场经过三十余年发展,已上市了涵盖农产品、金属、能源、化工等领域的146个期货期权品种,交易量和成交量连续多年位居全球前列。但相较国际同行,我国实体企业在运用衍生工具管理风险方面仍存在参与度不足、专业能力欠缺等问题。为此,近年来监管部门与交易所持续加大市场培育力度。

证监会期货司在此次培训中以《期货市场发展情况与规范化建设》为题,深入分析了期货市场法治化、专业化、国际化的发展方向。

机制创新 多方协同培育风险管理生态

央企和地方国企参与期货市场不断深化,离不开监管机构、交易所、行业协会的协同发力。自2020年10月郑商所联合国务院国资委、国家发展改革委、财政部、人民银行、证监会、外汇局等部门启动首期央企培训以来,已形成“政策引导—专业培训—实践支持”的全链条培育机制。

据记者了解,本次培训出现两大新趋势:一是覆盖对象从央企向地方国企扩展,广东天禾等区域龙头企业的加入,标志着风险管理意识向产业链中下游渗透;二是课程设计从政策解读向兼顾实操技能转变,新增期货会计处理、套保效果评估等实务模块。

当下,央企参与期货市场进入“提质增效”新阶段,本次培训也提出了两个要求:一方面,坚决杜绝脱离实货的投机交易,严守合规底线;另一方面,加快建立专业化交易团队,完善内部管控流程,真正将期货工具融入产业链运营中。

参会企业代表普遍表示,此次培训可以帮助企业研判当前形势,更好地把握未来的工作方向。其中,监管政策方面,学习到了国务院国资委对央企开展金融衍生品业务的相关规定,以及规范央企贸易管理、严禁各类虚假贸易等相关政策,对市场一线的监管要点有了清晰的理解;金融衍生品理论方面,企业对期货、期权等金融衍生品基础知识,以及其功能作用与风险管理理念有了深入学习,有助于更好地了解金融衍生品市场产品,以及各类衍生工具的应用场景;企业实践方面,培训通过解析企业衍生品业务内部风险控制体系建设,以及套期会计和金融科技在衍生品行业的前沿应用等实操内容,分享了企业利用商品类衍生工具的典型模式与经验,切实帮助企业提升利用衍生工具的能力和水平。

当前,全球地缘政治冲突加剧、大宗商品价格波动频繁,央企作为国民经济“稳定器”,肩负着保障能源资源安全、畅通产业链供应链的重任。通过期货市场锁定成本、稳定预期,不仅是企业稳健经营的内在需求,更是服务国家战略的必然选择。

“职”等你来 193家企业携1.3万余个岗位亮相银川

2025-07-04 11:14:00
来源:央视新闻客户端7月2日,在宁夏银川,举办了一场跨区域人才招聘会,来自全国各地的193家企业参加,提供了1.3万余个就业岗位。本次招聘活动通过定向邀约、精准对接等方式,邀请了北京、上海、广东、福建等省市及宁夏本地的193家企业参与,共提供13653个岗位,涵盖医药、建造、化工、商贸、文旅服务等多

特朗普威胁:“可能周五”会开始通知各国新的关税税率

2025-07-04 10:09:00
【文/观察者网 王一】距离90天关税暂缓期仅剩下几天,心急如焚的美国总统特朗普决定不等了。他当地时间7月3日表示,美国政府最早可能会从4日开始向贸易伙伴发函,通知他们将面临的新关税税率。 “我们可能会从明天开始,每天给大约10个国家发送信件,告诉他们若想与美国做生意将需要支付多少关税。”特朗普当天在

大力优化营商环境 加快高质量发展|廊坊海关容错管理助企“轻装上阵”

2025-07-04 08:00:00
以守法换容错 因诚信享红利廊坊海关容错管理助企“轻装上阵”河北日报讯(记者刘杰)“多亏有主动披露政策,让我们及时补齐进口货物时漏报专利使用费所产生的税款,避免了对公司经营和信用造成影响。”6月25日,在位于廊坊开发区的波森尾气系统(廊坊)有限公司生产车间内,该公司商务部门经理董小虎告诉记者,主动披露

外贸优品“云”端突围丨搭建信息桥梁,帮耐火材料企业找市场

2025-07-02 16:14:00
搭建信息桥梁,帮耐火材料企业找市场——外贸优品“云”端突围(二)耐火材料是钢铁、建材、机械、化工、电力等高温工业发展不可或缺的基础材料。我国是耐火材料的生产、消费和出口大国。唐山银耐联电子商务有限公司建设了国内首家耐火材料全产业链垂直细分贸易数字化服务平台——链耐材,通过搭建信息桥梁,帮助很多国内企

建行驻马店分行 优化服务水平 提高客户满意度

2025-07-01 11:17:00
驻马店网讯(记者 蒋丹阳 通讯员 牛 聪)连日来,建行驻马店分行秉承客户至上、注重细节的服务理念,努力为天中人民提供优质金融服务,于小细节处下大功夫,进一步优化服务水平,提高客户满意度。把握“小细节”,改善客户新体验。该行致力打造有温度的客户服务空间,引导营业网点将节假日元素与服务场景深度融合,在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