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家电百科 实时讯息 常识
您的位置: 首页 > 实时讯息 >

助力世界走向更清洁可持续未来 中国绿色发展功不可没

中国日报网4月1日电 据美联社报道,国际可再生能源机构(IRENA)26日发布的报告显示,2024年全球可再生能源装机量创历史新高,92.5%的发电新增装机量来自太阳能、风能或其他清洁能源。

报道称,中国太阳能热潮推动了全球可再生能源发展。数据显示,2024年,中国可再生能源发电新增装机约3.74亿千瓦,其中四分之三来自太阳能发电。

美联社报道截图

联合国开发计划署驻华代表白雅婷表示,中国已经成为绿色能源的引领者,世界上三分之一的太阳能和风能装机容量在中国。作为绿色经济的全球引领者,中国在能源转型方面发挥着关键作用,而能源转型也是中国重要的发展方向。

白雅婷看好中国绿色能源的发展,相信中国可以在已有的成绩上继续进步。她同时希望,中国在电网基础设施建设、存储容量等方面进一步优化。

3月29日,国网沧州供电公司的工人在辖区南排河镇一处“渔光互补”光伏发电场巡检(无人机照片)。(图片来源:新华社)

南非独立传媒网站(Independent Online)在近日刊发的评论文章中赞赏了中国在推动可再生能源领域国际合作、技术创新等方面所发挥的引领作用,认为作为全球绿色能源转型领导者的中国,正重塑全球能源格局,引领各国走向更加绿色的未来。

文章提到,在全球加速向可再生能源转型之际,中国作为可再生能源领域的开拓者脱颖而出。过去20年中,中国大力推动能源基础设施建设,成为全球清洁能源部署的领军者。通过绿色创新与国家政策相结合,中国构建起了一套可再生能源生态系统,不仅保证了清洁能源技术在国内的可及性,也助力更多国家加速迈向可持续发展。

南非独立传媒网站评论文章截图

澳大利亚福德士河金属业务首席执行官狄诺近日在采访中对中国的清洁能源技术予以高度赞扬。他表示,将中国的清洁能源技术和澳大利亚丰富的绿色能源相结合,可以实现更绿色的生产。“利用中国制造和中国技术,结合我们拥有的太阳能、风能等绿色能源,这意味着由于二氧化碳排放而产生的粉尘排放和雾霾被消除了。”

独立传媒网站的文章还指出,中国在可再生能源领域的成功经验对各国都具有重要借鉴意义,中国在规模化生产、降低成本以及应对复杂挑战方面的能力凸显了全球向低碳经济转型的可行性。虽然面临诸多挑战,但中国长远的规划和战略改革正为世界走向更加绿色、更可持续的未来添砖加瓦。

(编译:高琳琳 编辑:齐磊 韩鹤)

编辑:束孟卿

来源:中国日报网

吴彦祖晒被张伟丽“锁喉”合影,曾告诉UFC老板需要培养一位中国冠军

2025-05-20 11:41:00
5月20日,知名演员吴彦祖在社交平台上发布了一组与UFC冠军张伟丽的合影。九派新闻注意到,第一张照片中,张伟丽对吴彦祖使出“裸绞”,吴彦祖则是做出痛苦的表情。第二张照片则是双方正常的摆姿势合影。张伟丽“裸绞”吴彦祖。图/吴彦祖社媒吴彦祖调侃自己快要被UFC冠军张伟丽掐死了。随后其表示,能和冠军一起出

深交所沙雁最新发声!

2025-05-19 13:55:00
吴少龙 5月19日—20日,由深交所主办的2025全球投资者大会在深圳举行。5月19日,深交所理事长沙雁在深交所2025全球投资者大会上表示,一个“稳稳的中国”将为全球投资者提供投资兴业的沃土,中国资产向上重估成为全球投资者的热议话题,这个“共识”正在不断扩大。沙雁表示,具备韧性的上市公司群体为资本

奇瑞汽车入选2025年《财富》中国ESG影响力榜

2025-05-16 16:23:00
人民财讯5月16日电,5月16日,在《财富》发布的“2025年中国ESG影响力榜”中,奇瑞汽车股份有限公司上榜,这也是奇瑞汽车连续第二年入选《财富》中国ESG影响力榜。《财富》中国ESG影响力榜由《财富》(中文版)编制,旨在通过多维度评估企业在环境、社会及公司治理领域的综合表现,树立可持续发展标杆。

“红厅论坛:中国希腊合作交流对话会”在雅典举行

2025-05-14 11:52:00
新华社雅典5月13日电(记者周玥 陈刚)“红厅论坛:中国希腊合作交流对话会”12日在雅典扎皮翁宫举行,中希两国政府、金融、工商以及传媒界上百名代表参会,深入探讨在全球变局下两国的合作机遇。中国驻希腊大使方遒出席论坛活动并发表题为《高水平对外开放带来中希合作新机遇》的致辞。他表示,希腊是欧盟的重要成员

中国-拉共体成员国重点领域合作共同行动计划(2025-2027)

2025-05-13 23:13:00
新华社北京5月13日电 中国-拉共体成员国重点领域合作共同行动计划(2025-2027)2025年5月13日,中国-拉美和加勒比国家共同体(拉共体)论坛第四届部长级会议在北京举行。为深化论坛发展,中华人民共和国与拉共体成员国(以下简称“双方”)共同制定本共同行动计划,具体内容如下:第一条 平等互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