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家电百科 实时讯息 常识
您的位置: 首页 > 实时讯息 >

刘宝堆:为什么用红色画荷叶更受欢迎

作者:刘宝堆

传统国画都用墨画荷叶,不用红,因为荷叶不是红的。可是,红色更能象征时代潮流和吉祥如意。我们要突破传统,适应时代精神,探索用红色画荷叶的方法。

图一,刘宝堆《朝阳尽染》55x138

国画的色调是为主题服务的。红色称为中国红,象征吉祥、热烈、奔放。春节、国庆、结婚、祝寿等喜庆日子都会使用大量的红色。表现当今时代的潮流亦离不开红色。但是,传统国画的荷叶不用红色。挑战画红色荷叶是适应当今时代创作主题作品的需要。

我的国画《朝阳尽染》,力求突破传统设色,营造出奇幻而深邃的东方意境(见图一)。那大片大片的红色荷叶浓烈而又张扬。它们在画面中肆意舒展,每一片荷叶都似燃烧的火焰,却又带着水墨晕染的独特韵味。淡紫色的花头在红色荷叶的簇拥下,宛如羞涩的少女,静静绽放着自己的美丽。水中螃蟹信步在红叶的倒影间闲逛,像是在与光影切磋。天空中蝙蝠的俯视与螃蟹的仰视动态形成天地对话。

回忆北京的早晨,荷花盛开的池塘边,晨曦洒在荷叶上,红光映日,美丽动人。微风拂过,荷叶沙沙作响,空气中弥漫着淡淡的荷香。那一刻,时间仿佛静止,只剩下我与这满池的红荷相互凝视。

图二,刘宝堆《晨曦财路》34x138

《晨曦财路》局部

图三,刘宝堆《晨晖染荷》55x138

《晨晖染荷》局部

如今,新时代生活中的美好常常如这晨曦中的红荷,热烈而短暂。我们在忙碌中奔波,是否忽略了那些如红荷般绚烂的瞬间?或许,我们应该放慢脚步,用心去感受生活中的每一处诗意,就像欣赏这些画一样,去发现那些被我们忽略的美好。在这红色的世界里,重拾那份对生活的热爱与憧憬,让心灵在这热烈与宁静交织的氛围中,找到属于自己的归宿(见图二、图三、图四、图五)。

图四,《晨荷尽染》68x69

图五,2020年刘宝堆创作红荷《硕叶金戈张正义》参加全国展览200cmx200cm

在明清及以前的中国画中,荷叶多以墨色或青绿设色表现,如五代顾德谦和明代陈洪绶的青绿设色以及明代八大山人、张中的墨色荷花作品(见图六)。

图六,明代八大山人张中的墨荷图和明代陈洪绶、五代顾德谦的青绿设色图

清末民初,城乡文化的发展进程使底层老百姓偏爱色彩明快的作品,部分画家受西方绘画的色彩观念启发,尝试更自由的用色。但当时的画家,红色多用于画花头。较少用于大面积渲染荷叶。齐白石在画秋天的荷叶时曾经用过一点暖色(见图七)。李可然用红色画过山水画(见图八)。前人们这些有益的探索非常值得,但是,仍然赶不上当今新时代的步伐。

图七,齐白石画秋天荷叶对暖色的尝试

图八,李可染用红色画山水

我从2016年尝试红色荷叶的表现形式,以红色荷叶作为画面主体,赋予传统题材现代感。结合抽象、装饰性手法,力争进一步丰富中国画的色彩语言。

我认为,红色荷叶的画法,继承了明代及以前的传统水墨花鸟画的精髓,借鉴延伸了青绿设色和没骨画法。反映了新时代的精神风貌,填补了使用大面积红色画荷叶的空白(见图九——图十三)。

如果墨色荷叶是中国画技法的需要,红色荷叶则除了技法需要之外,赋予了更多的象征意义、时代意义和中国人的心理需求。

图九,2019年刘宝堆创作《颐园朝暾》68x69

图十,刘宝堆《朝阳镀金玉》6x869

图十一,刘宝堆《时代朝暾》68x69

图十二,2018年刘宝堆创作《映日荷花》95x180

图十三,刘宝堆《时新 时髦 时尚》68x69

当然,任何事物都在不断的发展变化,红荷在发展中还会迎来新的晨曦,当然也会有挑战。国画荷花的探索永远在路上。

来源: 光明网

明静秀雅琉璃寺

2025-05-09 20:12:00
明秀寺位于晋祠风景名胜区南5里的王郭村,寺中建筑以孔雀蓝琉璃瓦盖顶,故俗称“琉璃寺”。这座始建于汉代的古刹,历经千年风雨,依然屹立在晋阳古城遗址附近,见证着岁月的变迁。当我踏入王郭村时,一股古朴的气息便扑面而来。站在村头,远远望去,明秀寺坐西朝东,隐匿于一片宁静之中,明秀寺旁原有晋水南河支渠流过,寺

瞭望·治国理政纪事|担负起新时代的文化使命

2025-05-03 08:06:00
◇2024年5月,习近平总书记在山东考察时强调,山东要担负起新时代的文化使命,在推动文化繁荣、建设文化强国上积极作为。◇“对话”“交流”“共同”“多元”……2024中国国际孔子文化节期间,来自39个国家和地区的880名中外嘉宾现场参会,全球各界人士相聚线上线下,深入开展对话交流。◇石头墙、小土屋、柴

太原:社区多样活动 绽放青春活力

2025-05-02 07:31:00
  五四青年节将至,连日来,我市一些社区举办了形式多样的主题活动,不仅丰富了社区居民的生活,更展现了青春的活力与风采。  唱响青春  5月1日,在玉园南社区居家养老服务中心,20余名青年社工、志愿者带着精心准备的节目和礼物,为老人们送上别样的关怀。活动现场,青年人各展所长,有的拿起工具,为老人打扫房

年轻玩家爱上皮影戏,海派木偶有了全新“打开方式”

2025-04-21 12:54:00
刚过去的周末,由上海木偶剧团与潮流厂牌老周工作室共同推出的第二届“SPT偶艺匠心·玩趣无界”潮流玩具展举办,数百名年轻玩家在潮玩收藏、剧场观演与手工体验中,感知非遗海派木偶戏的文化内核。去年,首届SPT潮玩展成功破圈、反响热烈。据介绍,第二届SPT潮玩展无论是参展IP数量、产品丰富度还是互动体验感,

新媒体为戏曲带来了什么?

2025-04-17 17:34:00
中国文化报戏曲虚实相生、传神写意、冲淡平和,寄叙事抒情于歌舞、寓生命体验于程式等审美特质,饱含中华传统美学韵味,对中国人的审美心态、审美习惯有着深远影响。新媒体扩大着戏曲的辐射范围,使得戏曲审美范式赋能其他艺术形式创作成为可能。近些年来,新媒体蓬勃发展。传统戏曲借助新的媒介技术,在创作观念、表现形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