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家电百科 实时讯息 常识
您的位置: 首页 > 实时讯息 >

上海专家首创用人工智能模型预测乳腺癌新药疗效

转自:澎湃新闻

乳腺癌是女性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根据分子特征可以细分为多种亚型。其中,HER2阳性乳腺癌是一类以HER2基因扩增和过表达为特征的分子亚型,约占所有乳腺癌的15%-20%,具有侵袭性强、易复发转移的特点。

4月12日,澎湃新闻记者从复旦大学附属肿瘤医院获悉,该院乳腺外科主任兼大外科主任邵志敏领衔团队在前期开展的HER2阳性乳腺癌新辅助精准治疗临床试验基础上,结合数字病理和空间组学技术,首次系统揭示了影响新一代抗HER2 ADC(抗体-药物偶联物)药物疗效的肿瘤空间特征,并利用人工智能方法构建了首个可以预测新一代抗HER2 ADC药物疗效的实用模型,为这类新型抗肿瘤药物的精准应用提供了有力参考工具。国际权威学术期刊《癌细胞》(Cancer Cell,影响因子48.8)近日在线发表了这项重要成果。

邵志敏指出,HER2即“人表皮生长因子受体-2”,是乳腺癌重要的驱动基因和预后指标,同时也是肿瘤靶向治疗的重要靶点。随着靶向治疗药物的突破性进展,HER2阳性乳腺癌已成为实体瘤靶向治疗研究的典范。

“近年来,抗体-药物偶联物(ADC)发展迅速,以德曲妥珠单抗(T-DXd)和瑞康曲妥珠单抗(SHR-A1811)为代表的新一代抗HER2 ADC药物,正在重塑乳腺癌的临床用药格局。”邵志敏进一步解释,ADC药物由单克隆抗体、连接子和细胞毒性药物三部分组成。相较于传统化疗,ADC药物治疗就像是给“化疗子弹”(细胞毒性药物)加装了自动导航的“魔法”(单克隆抗体),将治疗药物精准传递至肿瘤组织内部,在实现精准杀灭肿瘤的同时,减少对正常器官和组织的损伤。

然而,邵志敏也指出,现有研究表明,不同患者对新一代抗HER2 ADC药物的敏感性存在显著差异,临床上对其敏感性标志物和耐药机制仍缺乏系统认识,也缺乏能够预测其疗效的实用工具来指导患者的精准用药,相关研究仍处于“空白”状态。对此,邵志敏领衔团队开展了一系列临床研究。

邵志敏表示,该研究首次系统地揭示了肿瘤空间特征对新一代抗HER2 ADC药物疗效的影响,为进一步研究该类药物的敏感和耐药机制奠定了基础。同时,该研究结合人工智能技术,建立了首个可以准确预测新一代抗HER2 ADC药物疗效的模型,为这类新型药物的精准应用提供了参考工具。

复旦大学附属肿瘤医院邵志敏教授、江一舟教授、杨文涛教授和李俊杰副主任医师为本文通讯作者。复旦大学附属肿瘤医院马丁副研究员、博士研究生戴磊杰、硕士研究生吴相荣和研究助理刘成林为本文共同第一作者。

“生物人工智能”系统创建

2025-07-14 09:05:00
来源:科技日报 澳大利亚悉尼大学研究团队开发出一种名为PROTEUS的“生物人工智能(AI)”系统。该系统通过模仿自然进化过程,能在几周内创造出具有新功能的分子,为药物研发和生物技术带来突破性进展。该成果发表在最新一期《自然·通讯》期刊上,不仅展示了生物技术与AI融合的前景,更可能为个性化医疗和精准

基因编辑:改写生命密码的“神笔”

2025-07-10 08:54:00
AI制图基因编辑如同“分子剪刀”精准删除、插入或替换特定基因基因是携带遗传信息的DNA片段,它决定了生物的性状特征。基因编辑技术,就是对特定的基因进行删除、插入或替换,从而实现基因序列的定向改造。打个比方,基因编辑技术像一支带有精准便捷导航系统的“修正笔”。这支“修正笔”可以矫正和修改病变的、错误的

多学科协作为孕妈健康保驾护航

2025-07-09 12:24:00
马女士家属为医护人员送上锦旗。怀孕本该是一件令人欣喜的事情,但对马女士来说,却喜忧参半。在一次孕检中,马女士惊喜得知自己怀的是双胞胎,但却被告知两胎儿发育指标存在显著差异,且羊水过少,需要减胎,这让马女士的心揪了起来。在朋友的推荐下,马女士来到市妇幼保健院双胎门诊寻求帮助。入院后,双胎门诊主任陈初林

高温中坚守的铁路人

2025-07-09 10:17:00
驻报全媒体记者 张勇 通讯员 姚聪7月5日,骄阳似火,气温持续攀升。驻马店车务段遂平车站调车场内,钢轨温度突破60℃,仿佛一个巨大的“桑拿房”。然而,高温炙烤并未阻挡铁路工作者的脚步,驻马店车务段遂平车站调车组的职工们正坚守一线,以汗水为墨、以坚守为笔,编织着连通全国各地的“钢铁运输密码”。上午11

沉寂十年的世界纪录被打破!“新一代黑豹2.0”速度突破10米/秒

2025-07-06 15:33:00
在智绘光谷·CMG世界机器人技能大赛的首赛上“新一代黑豹2.0”凭借卓越性能与前沿技术以10.3米/秒的速度打破由波士顿动力WildCat创造的8.89米/秒的机器狗纪录成功改写了沉寂十年之久的世界纪录!这场胜利不仅是“新一代黑豹2.0”的荣耀时刻更标志着机器人领域技术的全新突破!责任编辑:赵汗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