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家电百科 实时讯息 常识
您的位置: 首页 > 实时讯息 >

中国探月工程总设计师吴伟仁:已开展研制第一台在月球“打砖”的机器

4月1日,“九天揽月——中国探月工程20年”展览在中国国家博物馆启幕,月球正、背面样品全球首次同时展出,引发公众关注。

探月工程20年来实现了哪些重要突破?未来探月工程还有哪些亮点?新华社记者在展览首日采访了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探月工程总设计师吴伟仁。

月球正面、背面样品首次同台

问:本次展览中,您印象最深的是哪件展品?

答:展览中让我最有感触的是看到嫦娥五号和嫦娥六号采集的月球样品首次同时展出。这是人类历史上第一次可同时近距离对比观看月球正面和背面样品,也是中国探月工程的重要成果之一。

嫦娥五号的月壤采自月球正面的“风暴洋”,这里的岩石形成于约20亿年前,是迄今为止人类获取的“最年轻”的月球样本。而嫦娥六号的样品采自月球背面南极-艾特肯盆地内的阿波罗撞击坑,这是月球最大最深“最古老”的撞击坑,能够追溯月球45亿年的演化史,为地球早期生命的起源提供线索。

当前,针对正背面样品开展的研究已获得一系列原创性科学成果,为人类拓展认知作出了中国贡献,例如发现了月球第六种新矿物“嫦娥石”等。未来,我们还将开放更多的月球样品国际借用申请,让全世界的科学家们共同开展研究,获得更多科学发现,造福全人类。

月球探测水平与能力实现历史性跨越

问:怎样评价我国探月工程的综合实力?

答:我国月球探测起步晚、起点高;实施次数少、成功率高;经费投入少、效益产出多。20年来的工程实践圆满完成“绕、落、回”三步走规划,创造了多个“世界首次”,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

其中,嫦娥四号实现人类探测器首次月球背面软着陆,揭开了月背的神秘面纱;嫦娥五号首次实现我国地外天体采样返回,并首次在月球表面展示国旗;嫦娥六号实现了人类首次月球背面采样返回;鹊桥号中继星实现全球首次月球背面的中继通信,解决了月背与地球通信的世界级难题。

这些成就不仅填补了人类探索月球的历史空白,也代表我国实施探月工程20年来,月球探测水平与能力实现了从跟跑到并跑再到部分领跑的历史性跨越。

探月工程20年取得系统性成果

问:探月工程20年收获的经验是什么?

答:我们在科学发现、技术创新、工程实施、产业带动、国际合作等多方面取得了系统性成果。

在科学发现方面,获得了大量宝贵的月球地质、环境、形貌等原始科学数据,形成了一批月球新元素、新矿物、新现象等一系列原创科学发现,拓宽了人类对月球的认知,使我国月球科学研究水平迈入世界前列。

在技术创新方面,突破了一系列关键核心技术,在电子、材料等相关领域达到国际先进水平,实现我国空间技术能力重大跨越、核心技术自主可控,推动我国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

此外,我国建成独具特色的月球探测工程体系,形成较为完备的基础设施体系;推进了航天技术转化应用和关键产品的产业化进程;推动数据成果共享、科学技术共研,广泛开展技术级、载荷级、分系统和多层级国际合作,开创了航天国际合作新局面。

走出一条高质量、高效益的探月之路

问:您怎样评价我们的探月之路?

答:我们走出了一条属于中国人自己的高质量、高效益月球探测之路,重点在实现了“三不一超”——

一是“指标不降”,探月工程实施20年来,突破一批卡脖子的核心关键技术,技术指标始终不降,充分体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

二是“经费不超”,坚持“花小钱办大事”,通过建立一个长远的统筹规划方案,如嫦娥六号复用五号备份星,实现成本效益最大化。

三是“进度不拖”,用20年走完了发达国家半个世纪的路,如期圆满完成对月球的环绕、着陆和巡视探测。

四是“超额完成任务”,如嫦娥二号实现“一探三”的多目标探测,“玉兔号”月球车成为月球上存活最久的人类探测器,远超预期使用寿命。

深空探索永无止境

问:未来中国探月还有哪些新看点?

答:我们在月球探测方面还将发射嫦娥七号、嫦娥八号。其中,嫦娥七号预计在2026年前后发射,将对月球南极环境和水冰资源进行勘察探测;嫦娥八号预计在2028年前后发射,将开展月面科学试验和资源开发利用技术验证。

当前,已开展研制第一台在月球“打砖”的机器。它可以把太阳能聚集起来工作,产生1400至1500度的高温把月壤熔融。这样可以“就地取材”,通过3D打印技术将月壤“打印”成不同规格的“月壤砖”,并用于未来建造月球科研站。

(新华社)

谢娜官宣喜讯!

2025-04-04 00:49:00
4月3日,@谢娜 微博发文官宣重回话剧舞台,出演赖声川导演的经典作品《十三角关系》。2012年,谢娜首次主演《十三角关系》,她的表演获得了观众和导演的认可。2022年,她在全新制作的《十三角关系》中对角色的情感层次有了更深的理解。谢娜与赖声川的合作跨越近20年。2006年赖声川首次在内地重排经典话剧

近观“两山”丨绿水青山我的家

2025-04-03 12:32:00
人不负青山,青山定不负人。望得见山,看得见水,记得住乡愁,是习近平总书记对美丽家园的深切期许,也是20年来发生在中华大地上的生动现实。2005年8月,时任浙江省委书记习近平来到安吉县余村考察,在这个当时污染严重的矿山村,首次提出“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在这一前瞻性的思想引领下,余村人努力修复

"欧莱雅BIG BANG美妆科技共创计划"2025创新升级

2025-04-03 11:03:00
区域协同,共赢智能与可持续未来中国大陆赛区即日启动报名在欧莱雅中国2024/2025年度发展战略沟通会上,今年"欧莱雅BIGBANG美妆科技共创计划"( 以下简称"BIGBANG")以"创新升级,引领未来"为主题,全面启动北亚区赛事。BIGBANG旨在持续激发初创及中小企业的创新潜能,推动美妆科技解

贵州茅台,重磅发布!2024年营收突破1700亿元,拟每10股派现276.24元

2025-04-03 00:13:00
就在刚刚,贵州茅台发布2024年年报。 2024年贵州茅台实现营收1741.44亿元,同比增长15.66%;实现归属母公司的净利润862.28亿元,同比增长15.38%。 其中,茅台酒在高基数上依旧保持了稳健增长,2024年实现营收1459.28亿元,同比增长15.28%,毛利率94.06%;系列酒

亿胜生物:贝伐珠单抗EB12-20145P (HLX04-O) 眼科适应症III期临床研究达到主要研究终点

2025-04-02 20:40:00
4月2日,亿胜生物科技有限公司(“亿胜生物”或“集团”,股票代码:1061.HK)宣布,集团与上海复宏汉霖生物技术股份有限公司(“复宏汉霖”,股票代码:2696.HK)合作开发的重组抗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ascular endothelial growth factor,VEGF)人源化单克隆抗体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