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家电百科 实时讯息 常识
您的位置: 首页 > 实时讯息 >

小心!调查问卷竟成为窃密工具

随着科学技术的普及,越来越多的组织和个人利用新兴媒体或网络平台开展多种形式的科普活动和相关专业领域的研究探讨,让专业知识更加“触手可及”。但其中不乏涉及国家气象数据、地震数据、海洋数据等敏感信息的研究内容,境外间谍情报机关趁机打着问卷调查、学习交流、组建兴趣小组的幌子,开展情报搜集和渗透,使参与者不觉间沦为窃密“工具”,值得警惕。

请君入瓮的三个步骤

国家安全机关工作发现,有境外间谍情报机关通过问卷式的“虚心请教”,满足民众对专业爱好的价值追求,进而在没有拉拢策反、没有强制胁迫的情况下,将部分缺乏保密安全观念的民众发展为情报搜集员。

——问卷调查,发掘阶段。境外间谍情报机关可能会通过发送电子邮件等形式对民众的兴趣爱好、工作领域、网络使用习惯等进行问卷调查,问卷结束后会给予象征性的奖励,激发民众进一步参与的兴趣。

——画像建组,深化阶段。境外间谍情报机关会在前期问卷调查获取人物画像后,诱惑其中的重点人员参加所谓的专业交流群组,通过布设信息交流陷阱和定向投放物质奖励,放大重点人员的兴趣爱好,让他们对数据搜集和群组活动产生浓厚的兴趣。

——信息搜集,实施阶段。当群组交流进行到一定阶段后,境外间谍情报机关会组织开展数据分享交流会,甚至会从境外免费寄送相关的硬件产品供爱好者架设,并根据分享的数据量和重要敏感程度而建立相应的奖励机制,如提升会员级别、获得高阶设备、成为地区管理员等等,让用户获得物质和心理上的满足,进而沉迷其中,沦为窃密“工具”。

国家安全机关提示

——网络互动需谨慎。对于境外不明组织发送的问卷调查邮件,要慎之又慎,非必要不参与,尤其要注意不泄露自己的真实身份信息、工作单位、家庭状况等,自觉保护好个人隐私数据。

——兴趣爱好需有度。对于个人的专业兴趣爱好尤其是涉及核心敏感领域的相关内容,需提高判断力、辨别力,自觉遵守安全保密有关要求,不能盲目满足猎奇心理,严守底线、不踩红线。

——法律意识需增强。近年来,国家已出台了《反间谍法》、《网络安全法》、《数据安全法》等各类涉及国家安全的法律法规,每个公民都应学习法律知识、强化法律意识、共同建设法治社会。广大人民群众如发现此类可疑线索,可通过12339国家安全机关举报受理电话、网络举报平台(www.12339.gov.cn)、国家安全部微信公众号举报受理渠道或者直接向当地国家安全机关进行举报。

“从纸到云”时代 如何破解临床成果转化堵点?

2025-05-21 00:13:00
生物医药产业是关系国计民生和国家安全的战略性新兴产业。当前,行业的创新发展正面临基础研究向临床应用转化的关键时期,临床研究体系与原始创新之间的协同机制尚需完善,成果转化路径亦有待进一步拓宽。作为驱动生物医药产业升级的核心动力,临床试验在资源整合与效能释放方面仍有较大的提升空间。1747年5月20日,

持续为基层减负应健全四项长效机制

2025-05-19 04:19:00
基层是党的执政之基、力量之源。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持续为基层减负,让基层干部能够用更多时间和精力来服务群众”。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进一步提出,要“严格落实中央八项规定精神,扎实开展党纪学习教育,大力整治形式主义、官僚主义,切实为基层减负”。4月24日召开的全国党委和政府秘书长会议提出,要扎实开展

为发外刊论文,高校学者偷贩涉密敏感数据!国安部披露间谍案细节

2025-05-11 08:45:00
近年来,部分境外机构和个人为攫取利益,对我经济、民生、科技等重要领域实施情报窃密活动,严重危害我国家安全。与此同时,部分境内人员法治意识、国家安全意识淡薄,为达到个人目的,违规将相关数据传输至境外,相关风险隐患不容忽视。境内某高校学者李某主动联络境外某非政府组织,以内部数据为筹码,意图换取在国外知名

最新披露!网络主播一个动作引来间谍

2025-05-10 22:17:00
国家安全是安邦定国的重要基石,与我们每一个公民都息息相关。一些看似微不足道的行为,都有可能像蚁穴溃堤般,引发一系列连锁反应,威胁国家安全。——逐利越雷池,直播泄机密。网络主播赵某家住某军事机场附近,从小对军事痴迷的他为猎奇吸粉,铤而走险将直播镜头对准军事机场里起起落落的战斗机,企图得到粉丝们的热烈追

《慈铭北京·2024年度健康体检大数据蓝皮书》暨健康管理创新产品发布会举行

2025-05-08 15:27:00
5月7日下午,《慈铭北京·2024年度健康体检大数据蓝皮书》暨健康管理创新产品发布会在慈铭大厦举行。会上,慈铭体检与中关村美年健康产业研究院、北京晚报联合发布《慈铭北京·2024年度健康体检大数据蓝皮书》(以下简称蓝皮书),通过持续追踪区域人群健康趋势,期望为公共卫生研究提供动态观测窗口,为医疗机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