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这里,值得托付青春(主题)
——看长沙如何打造青年创新创业“强磁场”(副题)
湖南日报全媒体记者 王晗 通讯员 陈翼 张曼妮
“五一”假期,长沙文旅市场热度持续飙升,稳居全国游客热门打卡地“顶流”。
在这股热潮中,街头巷尾的青年小店,以其独特的创意、青春的活力,为城市增添了别样的烟火气、湖南味和国际范,成为文旅消费新宠。
指尖上的“政策超市”,精准触达青年创业脉搏
“‘我的长沙’App里的‘青年服务’专区,简直是为创业者量身定制的百宝箱!”5月4日,湖南大学大四学生张昊一边滑动手机屏幕,一边向记者展示——从创业补贴申请指南到孵化基地预约入口,从人才公寓房源信息到政策计算器精准匹配,各类服务“一键直达”。
这背后,是共青团长沙市委对青年需求的精准洞察。
为破解青年“政策找不到、读不懂、用不上”的痛点,团市委在长沙市政府官方城市服务平台——“我的长沙”App首页开设“青年服务”专区,打造“政策+服务+福利+互动”的数字化平台。
截至目前,平台累计访问量突破20万次。
“政策不仅要‘触手可及’,更要‘量身定制’。”团市委负责人介绍,团市委通过走访高校、园区、企业,收集青年诉求,形成《长沙青年创新创业服务手册》,以电子书形式整合创业政策、金融服务、导师资源等“一揽子”信息,让青年“一书在手,创业不愁”。
小店里的“青春烟火”,托起低成本创业梦想
“五一”假期,位于潮宗街的“唤茶果子”店前排起长队。这家主打新中式茶点的青年小店,主理人李慧欣是位“95后”长沙妹子。
“我们用年轻化的表达传承湖湘文化,在创业过程中,各部门从政策扶持到帮助宣发等,通过各种各样的方式帮助我们成长。”她感慨道,“政府的‘保姆式’服务让我们少走了很多弯路。”
为了帮助更多“唤茶果子”这样的小成本创业群体,共青团长沙市委推出“青年小店”扶持计划。通过“线上投票+线下路演”评选出10家“最美青年小店”,联合“度小满”金融提供最高20万元免息贷款、百万级流量曝光等“大礼包”,力争实现帮扶青年小店经营主体超100家,培训小店青年超1000人次。
“长沙的创业生态就像一片热带雨林,既有参天大树,也容得下苔藓野花。”隆平农场、8117鲜咖联合创始人曾杨告诉记者,去年他回乡创业,正是看中了长沙对青年创业者的包容与扶持,“长沙,值得托付青春!”
“全链条护航”体系,助力创业青年进阶成长
“只需三块屏幕、一个方向盘,就能让矿工告别地下作业!”在第十一届“创青春”中国青年创新创业大赛上,长沙斐视科技创始人何遥团队的“矿山远程操控机器人”项目斩获金奖。
这位从郴州矿区走出的青年创业者感慨:“从‘挑战杯’到‘创青春’,从实验室到产业化,‘团团’始终是我们最坚实的后盾。”
在长沙,像何遥这样的“追梦人”正不断涌现。
共青团长沙市委依托“创青春”“挑战杯”等赛事平台,联合全市创业孵化基地、导师团队,构建“选苗-育苗-壮苗”全链条服务体系,累计培育青创项目208个,在“创青春”国赛中斩获3金,获奖数占全省的3/4。
“初来乍到,是人才驿站给了我家的温暖。”北京大学博士程杪来长沙后在湘江新区人才驿站免费入住,不仅顺利入职,还申请到3万元人才补贴。
如今,在长沙市委组织部(市委人才工作局)统筹下,共青团长沙市委与园区(区县市)已共同组织建成12家“长沙新青年人才驿站 大学生就业创业服务驿站”,累计服务来长青年2.8万人次,成为青年逐梦的“第一站”和“加油站”。
城市里的“青春磁场”,创业场景与城市气质同频共振
“五一”期间,潮宗街历史文化街区变身“青年创业文化市集”,马王堆纹样饼干、老字号联名礼盒等文创产品刷爆朋友圈。
“我们联合湖南博物院,用文物造型制作饼干,让年轻人‘吃’进千年湖湘文化。”唐姑娘不姓唐品牌主理人唐思说。
这场由共青团开福区委策划的市集,不仅为青年创业者提供展销平台,更让城市文脉与青春创意深度交融。
从“青年友好商户”认证到适青场景营建,从“长沙嗨卡”的消费优惠到“青年卡”的金融服务,长沙正将创业生态融入城市肌理。
目前,全市已打造59个青年友好街区、园区、社区,联合长沙银行推出“青年卡”,为长沙青年量身定制金融服务方案,让青年“轻装上阵”。
共青团长沙市委负责人表示,长沙将以5月下旬举办的“创青春”中国青年创新创业周为契机,启动“揭榜挂帅”擂台赛,让更多“金点子”在星城落地生根,让长沙成为“青年敢闯、城市敢投”的创新创业热土。
来源:湖南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