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文章推荐 家电百科 实时讯息 常识
您的位置: 首页 > 实时讯息 >

人工智能或引发人权风险 专家建议推动跨国协同立法

中新社重庆4月19日电 (梁钦卿 杨梦逸)19日在西南政法大学举行的2025·亚洲人权论坛上,人工智能(AI)治理成为论坛讨论焦点。针对AI带来的隐私、算法歧视等问题,有人权专家建议完善法律法规,推动跨国协同立法,并建立多元共治机制,平衡技术创新与人权保障。

“人工智能在应用中有可能侵害人类的生命权、健康权、财产权、劳动权、隐私权、平等权等,数据过度收集、数据滥用、数据跨境传输都有可能带来侵害人权的问题。”北京理工大学科技人权研究中心执行主任、法学院教授肖君拥举例称,人工智能工具在提升效率的同时有可能使决策者成为技术的附庸,削弱专业化的思维,比如说医疗领域里面存在双重的误诊风险。对于应对这些风险的法治化路径,他提出要加强人工智能人权风险的立法保障、社会防控,此外还要加强技术管控和国际合作。

针对国家法律是否能够为约束和监管AI活动而开展跨境工作,蒙古国立大学法学院副教授乌扬加·迈阿马尔在线上发言称,AI监管是个严峻问题,国际社会已起草多份文件进行回应,例如联合国、欧盟等机构都制定了相应的法律和条例。同时,世界多国在立法方面也在跟进,这表明国际社会都在加速构建AI治理体系和监管体系。“国际法能够跟上AI的快速演变,所以在国际层面需要多做努力来确保公约和国际协议能够保障人权。”

“科技竞争是如今世界各国进行博弈的主战场和前沿阵地。在此背景下,应把人权纳入全球治理视野中,用人权来‘驯化’科技竞争,确保科技发展的利益公平普享。”吉林大学法学院教授、人权研究院副院长刘红臻表示,以AI技术为例,其科技伦理和技术标准尚未建立全球化的统一标准,规则制定应强调共商、共建和共享,保证所有国家平等参与,建立开放包容、和平安全的科技治理秩序。

随着人工智能产业的发展,“主权AI”与“AI主权”的概念区分及其对产业发展的影响也引起业界关注。西南政法大学人工智能法学院博士张翔认为,“主权AI”本质上是一种技术控制工具,以地缘政治竞争为核心,而“AI主权”本质上是一种治理框架,融合技术、法律与伦理规则。未来,发展中国家需平衡技术自主与人权保护之间的关系,避免陷入“数字陷阱”;国际合作也应积极推动开源生态与多元价值共存。(完)

5个项目入选省级案例!AI+肿瘤诊疗,为患者带来了什么?

2025-08-28 23:08:00
【来源:广东卫生在线】智能助手让医生写病历时间猛减、AI勾画平台把放疗准备时间压缩到半小时、智能预问诊让初诊信息录入5分钟搞定、聪明的小程序帮你匹配到合适的临床试验……在广东省卫健委公布的首批“人工智能+医疗卫生”应用场景案例名单中,中山大学肿瘤防治中心(以下简称“中肿”)5个项目入选,从智能诊疗助

必须摆在更加重要位置!总理最新部署,事关这一工作

2025-08-27 00:40:00
撰文|余晖 8月26日,国务院以“加快服务贸易创新发展,积极培育外贸发展新动能”为主题,进行第十五次专题学习。 国务院总理李强强调,近年来我国服务贸易发展较快,规模位居全球前列,但不少方面距离世界先进水平还有差距。 “随着外部环境变化和我国产业结构调整,必须把加快服务贸易创新发展摆在更加重要

先行者更前行:解锁招商银行深圳分行的创新内核与价值坐标

2025-08-26 09:44:00
从边陲小镇崛起为全球创新之都,站在深圳经济特区成立45周年的重要节点,金融业的支撑作用不可或缺。秉承招商血脉、海辽精神、蛇口基因,招商银行深圳分行从成立以来主动从落实国家重大战略、服务改革开放的高度,干在实处、走在前列,坚定不移地服务深圳经济社会发展大局,诠释了“以客户为中心,为客户创造价值”的金融

跨境寄递这些行为可能违法 国家安全部提示四大风险

2025-08-26 07:33:00
跨境包裹里的“潘多拉魔盒”近年来,随着全球化进程加快,国际交流日益频繁,越来越多的公民出于消费、生活、商务等目的跨境邮寄包裹。然而,各国法律法规和海关政策存在差异,包裹出入境暗藏安全风险,需要多加留心。跨境寄递需警惕,管制物品莫大意——涉密载体禁寄递。数字化时代,人们通常会选择使用移动硬盘等载体来储

积鼎CFD VirtualFlow 2025 抢先看,“AI+仿真软件”重塑行业发展

2025-08-26 00:04:00
近日,第21届CAE工程年会在长春圆满收官。作为聚焦工程仿真技术创新与应用的行业盛会,本届年会汇聚了国内顶尖专家学者与企业代表,成为国产工业软件展示技术实力、探讨发展方向的核心平台。其中,上海积鼎信息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 “积鼎科技”)的表现备受关注,不仅凭借多尺度离散元模拟软件 DEMms 斩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