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家电百科 实时讯息 常识
您的位置: 首页 > 实时讯息 >

回眸2024 | 靖边:稳产增收有“粮策”

全省秋粮观摩暨大面积单产提升工作推进会在靖边县召开、阳光村被评为陕西“吨粮村”、粮食单产提升工作走在全省前列。2024年,靖边县以粮食单产提升为抓手,全力推进粮食稳产增产。全年粮食播种面积109.12万亩,总产量41.8万吨,较上年增长3万吨,粮食产量稳中有升。



耕地是粮食生产的根本。靖边县始终严守耕地红线和永久基本农田控制线,毫不松懈。通过持续不断的努力,累计建成高标准农田35万亩。相关数据显示,这些高标准农田对全县粮食增产的贡献率在10%—20%之间。与此同时,靖边县积极投身于农业科技创新的浪潮。在品种选育方面,大力推广玉米、马铃薯、小杂粮等30多个新品种;在技术应用上,成功引进并推广了玉米全覆膜双垄沟播等20多项新技术。



与此同时,靖边县积极推广旱作节水技术,累计建设高效旱作节水农业项目28.21万亩,经过不断实践与总结,摸索出一套适应黄土高原的高效节水技术体系。在中北部地下水灌溉区,智能水肥一体化技术得到广泛应用,效果显著,每亩节水幅度达46%,增产幅度也达到了30%;在中南部地表水灌溉区和山地旱区,“四位一体”集雨补灌技术发挥了重要作用,粮食产量亩均增加25%以上;在南部山地旱区,旱作集成技术大显身手,粮食产量亩均增加100公斤以上,深度挖掘出了粮食生产的潜力。


为了给粮食生产提供坚实的支撑,靖边县加快适用农机的研发推广进程。自主研发短板机械4类21种,其中两项成果获得国家发明专利。同时,积极引进先进作业机械20余台(部),并成功集成全程机械化技术模式6项。如今,全县农机装备总动力达到58.1万千瓦,农机化综合水平达到75.8%,玉米、马铃薯全程机械化技术到位率更是高达100%,大大提高了粮食生产的效率。


政策的引导与支持对于调动粮食生产积极性至关重要。靖边县严格执行耕地保护制度,全面落实粮食直补、良种补贴等各项强农惠农政策,不断强化财政投入。通过完善耕地保护激励机制,确保现有耕地面积不减少,为粮食产能提升筑牢了基础,让农民种粮的信心更足、劲头更大。


在培育种粮主体方面,靖边县推行“户变场、场入社、社联合”的创新模式,积极构建“龙头企业+农民专业合作社+家庭农场”等多元农业产业联合体。目前,已成功发展粮食生产托管公司20家、家庭农场218家、合作社128家,培育出粮食加工省市级龙头企业14家,形成了“公司联协会、协会聚主体、主体带农户”的紧密粮食生产联结机制。


靖边县还始终秉持粮食品牌效益理念,着力提升品牌影响力。目前,已注册粮食类地理标志农产品4个、有机农产品5个。靖边马铃薯和靖边荞麦成功列入全国名特优新农产品名录,靖边马铃薯更是入围中国特色农产品优势区,相关产品已经成功推向国内外市场,有力地提升了粮食生产的竞争力。


靖边县农业农村局相关负责人表示,下一步将优化粮食生产布局,在北部规划建设玉米制种基地5万亩,在中东部建立红花荞麦育种基地5万亩,以提高粮食生产效益。同时,建设旱作节水农业项目9.1万亩,申报玉米单产提升项目10万亩和高标准农田建设项目9.71万亩,持续提升粮食产能。


记者 陈静仁

来源:榆林日报微信公众号

驻马店一高速匝道变“露天晒谷场”? 派出所和政府工作人员已到现场处理

2025-05-21 16:26:00
5月20日,河南驻马店嵖岈山景区收费站附近,有村民竟将高速匝道当作“露天晒谷场”,近百米路面铺满稻谷,途经的大巴车为了通行只能直接碾过晾晒的粮食。21日,记者从花庄镇派出所获悉,已和政府工作人员赶到现场,正用工具清收粮食并追查涉事村民。(来源:百姓关注 编辑:饼饼)

保障粮食生产灌溉用水 全国春灌面积已达3.6亿亩

2025-05-17 19:53:00
来源:央视新闻客户端 记者从水利部了解到,截至5月中旬,今年全国平均降水量较常年同期偏少近两成,主要江河来水量较常年同期偏少近三成。为全力保障粮食生产灌溉用水,水利部科学调度水工程,发挥大中型灌区主力军作用,各流域管理机构也强化用水调配。目前,全国春灌面积达3.6亿亩,其中,已启动大中型灌区5230

腾讯集团副总裁李强:具身智能不是单一企业的独角戏,需要全产业链协同创新

2025-05-16 16:03:00
深圳商报•读创客户端记者 陈姝“腾讯早在2018年就投入机器人算法和产品研发,逐步形成数据共建、算法能力到仿真环境的开源开放平台”,5月16日,在腾讯全球数字生态大会广州峰会AI与具身智能专场,腾讯集团副总裁、政企业务总裁李强表示。今年以来,具身智能成为行业热议话题,2025年更是被业界广泛认为是人

飞阅坪山|坪山“工业上楼”再上新 深圳科研产业基地南楼项目正式交付

2025-05-12 09:17:00
深圳新闻网2025年5月10日讯(记者 邱嘉熙)近日,深圳科研产业基地南楼项目正式交付。这座地上8层、建筑面积达7660平方米的创新性建筑,由中建科技打造,以“全国首个近零碳运行全生命期低碳建筑标杆”为定位,此前曾荣获中国建筑节能协会 “近零能耗建筑” 认证,综合节能率高达72%,是国家标准的2.4

带来全球半导体产业最新技术产品 这场博览会在渝举行

2025-05-09 00:08:00
第七届全球半导体产业与电子技术(重庆)博览会举行。受访者供图第1眼TV-华龙网讯(首席记者 董进)5月8日,为期3天的第七届全球半导体产业与电子技术(重庆)博览会,在重庆国际博览中心举行。作为西部专业的半导体与电子信息行业盛会,本届博览会由重庆市电子学会、四川省电子学会、重庆市半导体行业协会、重庆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