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家电百科 实时讯息 常识
您的位置: 首页 > 实时讯息 >

第二届“松风阁”杯全国书法大赛颁奖大会举行

荆楚网(湖北日报网)讯(记者 阮琼)5月18日,鄂州市鄂城区西山松风阁下,第二届“松风阁”杯全国书法大赛颁奖大会暨5·19中国旅游日活动启动仪式在此举行,来自全国各地的200多位参赛者、评委代表、媒体记者参加活动。

本届书法大赛自去年12月征稿以来,共收到来自全国各省市和香港澳门,以及马来西亚、新加坡等地的书友作品4100余幅。最终评选出一等奖3件、二等奖9件、三等奖20件、优秀奖67件,入展作品120件。

本届大赛评委、中国书协副主席、江西省书协主席毛国典说,本届大赛参赛作者来自全球,参与的人较多,参赛作品质量高。评委团队在评审过程中秉持专业、严谨、公正、透明的原则,经过多轮严格筛选,最终评选出获奖作品以及入展作品。这些作品无论是笔法、结构,还是章法,都各具特色,展现了参赛者深厚的书法功底与独特的艺术风格。

今年22岁翁骥煜是北京语言大学大四学生,他凭借一幅对联获得一等奖。他感言,这场汇聚全国书法精英的专业赛事,自己的作品能在强手如林的角逐中脱颖而出,感到十分荣幸。

来自湖北黄冈的谈维也获得一等奖,他表示,曾作为三国吴都的鄂州是座历史文化名城,苏轼在此留下“惊起却回头,有恨无人省”的千古绝唱,黄庭坚更以《松风阁诗帖》闻名于世,将宋代文人的风雅意趣融入笔墨之间。以“松风阁”为名举办书法赛事,不仅是对经典书法作品的致敬,更彰显了鄂州传承书法文脉、弘扬传统文化的担当。

北宋崇宁元年农历九月,黄庭坚来到鄂州,步上西山踏寻先师苏轼的足迹,夜饮西山饱含深情地为松风阁命名,大笔一挥书就蜚声中外的《武昌松风阁》诗帖,这让松风阁以书法和诗闻名天下,成为书法爱好者的“朝圣地”,大家称其为“千年书法第一阁”。

2024年,首届“松风阁”杯全国书法大赛以笔墨为媒,让这座沉寂的古阁重焕生机,百位书家在此对话历史、激扬文脉。现在第二届大赛的举办,不仅是对传统文化的深情回望,更是对新时代文化使命的铿锵作答。

本届大赛以“书法第一阁 空港新时代”为主题,从黄庭坚笔下的诗意栖居,蝶变为鄂州“书法之城”的文化地标,从“一阁一帖”的物理存在,升华为“一城一魂”的精神象征。

“文化兴则国运兴,文化强则民族强。”湖北省文联第十一届主席团秘书长张海旺致辞时表示,希望广大书法工作者走出书斋、走进生活,从长江大保护的壮举中汲取灵感,从花湖机场的引擎轰鸣中捕捉节奏,让作品既有传统的根脉,更有时代的温度。借助鄂州“空中出海口”的独特优势,推动书法艺术与国际对话,让松风阁的笔墨之风吹向世界。

第二届“松风阁”杯全国书法大赛颁奖大会举行

2025-05-18 17:25:00
荆楚网(湖北日报网)讯(记者 阮琼)5月18日,鄂州市鄂城区西山松风阁下,第二届“松风阁”杯全国书法大赛颁奖大会暨5·19中国旅游日活动启动仪式在此举行,来自全国各地的200多位参赛者、评委代表、媒体记者参加活动。本届书法大赛自去年12月征稿以来,共收到来自全国各省市和香港澳门,以及马来西亚、新加坡

报名即将截止!2025年东川区乌龙镇首届山地自行车穿越赛等你参加

2025-05-10 15:24:00
...来自东川乌龙的邀约即将截止,5月10日23:59本次赛事的报名通道将关闭。接下来的时间,比赛将进入紧张而又有序的赛前准备期。我们将开始为你准备这场5月17日的奇遇。当车轮即将碾过泥石流河道的裂痕,当松涛将赛道谱成一首狂想曲,你是否听见山林在呼唤你的名字?明日此时,这场与自然对话的邀约将封存于时

华为招聘:从未与任何第三方开展过任何形式的实习合作

2025-05-07 19:59:00
华为招聘5月7日在微信公号发布提醒称,近期,某些中介机构在网络上售卖华为“内推实习”、“实习推荐信”、“远程实习”等,已有个别同学上当受骗。在此提醒各位同学,华为没有“内推实习”、“远程实习”等实习方式,也从未与任何第三方(中介机构或个人)开展过任何形式的实习合作。

河北衡水:龙舟争流滏阳河

2025-05-02 07:20:00
5月1日,衡水市龙舟大赛在桃城区滏阳河举行。5月1日别开场面的龙舟大赛在衡水市桃城区滏阳河举行5月1日,参赛队在滏阳河上进行龙舟比赛。 5月1日,参赛队在滏阳河上进行龙舟比赛。 5月1日,参赛队在滏阳河上进行龙舟比赛。 5月1日,参赛队在滏阳河上进行龙舟比赛。摄影报道丨记者 李东宇关注河北新闻网,了

“青春之歌——全国大学生创新成果展”开幕

2025-04-30 15:15:00
本报北京4月29日讯(记者 郑翅)今天,由教育部、文化和旅游部主办的“青春之歌——全国大学生创新成果展”在中国国家博物馆开幕。教育部党组成员、副部长吴岩出席活动并致辞,文化和旅游部副部长、国家博物馆馆长高政出席。吴岩指出,习近平总书记2017年、2024年先后两次给中国国际大学生创新大赛参赛学生回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