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家电百科 实时讯息 常识
您的位置: 首页 > 实时讯息 >

给摄像头套上法律笼头

4月1日起,《公共安全视频图像信息系统管理条例》(下称《条例》)正式施行。这部中国首部系统性规范公共视频管理的行政法规,不仅为公共安全划定了法治边界,更在数字时代的权利图谱中,勾勒出一幅公共治理与个人权益相得益彰的新图景。

在技术无孔不入的今天,摄像头既是维护公共安全的利剑,也可能成为刺破隐私盾牌的暗器。从民宿客房暗藏针孔摄像头的黑色产业链,到医院更衣室偷拍事件频发,公共空间的监控设备一度沦为窥私工具,公民在享受安全红利的同时,也承受着隐私裸奔的代价。数据显示,2024年前三季度,非法生产、销售专用间谍器材、窃听、窃照专用器材案件同比增长436.36%,这暴露出旧有监管体系在技术浪潮中的力不从心。而《条例》的出台以法治之力为技术套上缰绳,通过精准的制度设计,有望让摄像头回归公共治理工具的属性。

图源:视觉中国

这首先体现在对监控设备安装的源头治理上。《条例》以列举式禁令划定了技术不可逾越的红线:旅馆客房、学生宿舍、公共浴室等私密空间被明确列为禁装区域,还将“能够拍摄、窥视、窃听他人隐私的其他区域”作为兜底条款,这种负面清单和动态识别相结合的立法智慧,既堵住了传统偷拍高发地的监管漏洞,又为应对未来技术变异预留了空间。《条例》还将酒店经营者的管理责任前移,要求其履行日常检查义务,未尽责者将面临停业整顿等处罚。

为了降低视频图像信息被泄露的风险,《条例》明确规定视频图像信息保存期达到30日后,对已经实现处理目的的视频图像信息,应当予以删除,法律、行政法规另有规定的除外。国家机关调取数据需履行审批程序且不得超范围使用;即便是公民因寻人寻物需要查阅,也必须获得管理单位同意并承诺保密。这些规定与个人信息保护法形成呼应,构建起从采集、存储到使用、销毁的全生命周期管理体系。

公民权利意识的觉醒与公共治理的转型,在《条例》中碰撞出新的火花。法律不再简单粗暴地禁止个人在自家门前安装摄像头,而是要求调整拍摄角度、设置物理遮挡,确保“既看得见安全,又望得见边界”。这种“比例原则”的运用,既承认了技术赋权个体的合理性,又通过“拍摄范围不超出必要限度”“存储信息不得外泄”等具体要求,将私权行使约束在他人权利的红线之内。

当然,徒法不足以自行。推动条例落地生根,仍需破解三大现实困境:其一,需避免陷入“运动式执法”造成的监管疲劳,推动既有系统尽快完成备案,并在过渡期进行分级分类安排。其二,为推动技术标准与法律规范协同发展,需尽快出台配套备案标准、建设规范,凭借可操作的细则填补立法空白。其三,在具体场景中动态调整隐私保护与公共安全的价值排序时,亟待建立案例指导制度,通过司法裁判确立“必要限度”的判断标准,防范自由裁量权的滥用。

《条例》既是对监控泛滥的法治回应,也是对社会治理现代化的积极探索。当公共场所的摄像头开始学会“礼貌地注视”、公民隐私权在数据洪流中挺立起法治堤坝,我们看到的不仅是一部行政法规的诞生,更是一个现代文明社会对技术理性的驯服、对人性尊严的守护。

文/孔德淇

短视频叙事“撞梗”频现!法院:套路相似也不一定算侵权

2025-05-21 17:55:00
随着短视频内容产业蓬勃发展,不少创作者频繁采用类似的叙事模板和情节结构。套路相似,是否属于抄袭?由此引发的争议正成为相关行业面临的一道难题。对此,法官表示,判断是否侵权,还要看具体的表达是否构成实质性相似。短视频叙事“撞梗”频现“悬疑反转”“重生复仇”“职场逆袭”……不少剧情类短视频创作中的“叙事套

提升能级,普陀解锁“半马苏河”法治驿站多元精准服务

2025-05-21 09:40:00
自“半马苏河”法治驿站对外开放以来,普陀区司法局充分发挥驿站综合法治枢纽平台作用,努力将驿站打造为习近平法治思想的“宣传站”、公共法律服务全覆盖的“服务站”、法治赋能基层治理的“加油站”,为市民提供及时、专业的法律咨询和支持,满足群众多元法律需求,激活基层法治活力,为社区和谐稳定提供坚实支撑。聚焦多

人民日报任平文章:从“地瓜经济”理论到民营经济促进法,读懂中国经济的成长壮大之道

2025-05-20 07:03:00
原标题:从“地瓜经济”理论到民营经济促进法读懂中国经济的成长壮大之道(一)作为我国第一部专门关于民营经济发展的基础性法律,民营经济促进法5月20日起施行。这在我国民营经济发展史上具有里程碑意义。法治具有固根本、稳预期、利长远的保障作用。民营经济促进法既是民营经济的基本法,也是民营经济的发展促进法和平

腾讯集团副总裁李强:具身智能不是单一企业的独角戏,需要全产业链协同创新

2025-05-16 16:03:00
深圳商报•读创客户端记者 陈姝“腾讯早在2018年就投入机器人算法和产品研发,逐步形成数据共建、算法能力到仿真环境的开源开放平台”,5月16日,在腾讯全球数字生态大会广州峰会AI与具身智能专场,腾讯集团副总裁、政企业务总裁李强表示。今年以来,具身智能成为行业热议话题,2025年更是被业界广泛认为是人

飞阅坪山|坪山“工业上楼”再上新 深圳科研产业基地南楼项目正式交付

2025-05-12 09:17:00
深圳新闻网2025年5月10日讯(记者 邱嘉熙)近日,深圳科研产业基地南楼项目正式交付。这座地上8层、建筑面积达7660平方米的创新性建筑,由中建科技打造,以“全国首个近零碳运行全生命期低碳建筑标杆”为定位,此前曾荣获中国建筑节能协会 “近零能耗建筑” 认证,综合节能率高达72%,是国家标准的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