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4月28日,2025年“中国航天日”青浦区分会场活动在青浦区东航技术应用研发中心举行,以“青天揽星河 浦江共逐梦”为主题,聚焦商业航天、空间信息与低空经济融合创新,汇聚政企学研各界代表,共绘长三角低空经济发展新图景。

活动中,四个标志性项目集中签约。“一电航空生产制造基地项目”聚焦无人机系统、飞行汽车研发制造,打造低空产业链核心环节;“海锋水陆两栖飞机生产制造基地项目”引入国际知名Seabee水陆两栖飞机技术,填补国内高端通航飞机市场空白;“虹桥国际低空经济产业园(青浦园)”由山河景(上海)数字科技有限公司运营,推动低空经济全产业链数字化转型;“天巡者空天飞艇研发生产项目”曾承担国家“高分辨率对地观测”重大专项、临近空间6G通信验证平台建设等,覆盖指挥通信、6G通信、环境监测等多元场景。
新民晚报记者获悉,青浦区正以国家战略为引领,构建“3+3+3”现代化产业体系,加速布局低空经济新赛道。作为百亿级产业集群,青浦将加快研究低空经济专项扶持政策,深化与高校合作,构建“场景+技术+人才”的融合创新生态,打造涵盖整机研制、零部件制造、场景应用、保障服务等环节的全链条产业生态,力争到2027年产业规模突破200亿元。

依托“双轨交”交通网络、2000亩储备用地及“AI+低空经济”产业赛道,青浦正打造低空智造核心承载区。青浦工业园区副总经理李军介绍,园区已集聚了普惠发动机、东航技术应用研发中心、法荷航空等龙头企业。未来,园区将立足园区化工新材料优势,联动新能源产业,重点引进碳纤维复合材料及轻量化合金、固态电池、高精度导航芯片等相关企业;聚焦航空部件制造与维修、卫星装备细分赛道,推动航空及低空产业链升级;借助北斗导航等相关产业基础,引进工业无人机、eVTOL(电动垂直起降航空器)及关键零部件制造,打造长三角低空经济产业高地。
根据《青浦区低空经济高质量发展行动方案(2024—2027年)》,青浦将重点推进以下任务:
领军企业壮大。建设“1+4”低空经济特色产业园。引育5家领军企业,引导50个低空产业链项目落地,低空经济上下游产业链累计投资超60亿元。
产业能级跃升。重点构建以低空研发、制造、测试产业和总部经济产业为核心,以低空飞行产业和低空保障产业为支撑,以低空创新服务业和低空文旅商贸业为特色的产业格局,产业规模达200亿元以上。
基础设施完善。网格化布局50个以上分布式起降场、起降点等起降设施,开通跨省域航线,构建安全高效、互联互通的地面基础设施网络,建设全国低空省际通航城市。
应用场景拓展。实现物流运输、应急救援、载人交通、低空文旅、智慧城市等新兴领域的“100+”低空飞行服务应用,形成可持续商业模式。
创新能力提升。新增市级及以上创新平台5家,配套低空飞行服务综合保障,通过“青峰”人才政策吸引高端人才,设立区级创投基金助力企业成长。
随着低空产业从“政策布局”迈向“场景深耕”,青浦正以“北斗智联”为基、“低空网络”为脉,在长三角一体化版图上构建“低空走廊”,通过打造工业级无人机研发制造基地、布局分布式起降场网络、拓展低空物流与智慧城市应用、为低空经济产业升级与数字城市建设提供“青浦范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