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家电百科 实时讯息 常识
您的位置: 首页 > 实时讯息 >

助企业善用香港优势“拼船出海”

陈祖恒表示,期望通过“The Cradle出海服务中心”联同各界合作,共同创建及壮大内地及香港企业出海的生态圈。

5月中旬,陈祖恒(右一)参加香港特区政府率领的商贸代表团访问卡塔尔和科威特。其间,他与生产力局首席创新总监都永海(左一)积极与当地业界领军人物深入交流。

2025年政府工作报告中指出,香港要“深化国际交往合作”。在持续高涨的企业出海浪潮下,香港生产力促进局(下称“生产力局”)全力支持国家发展战略和香港特区政府的施政重点,4月11日在香港正式成立“The Cradle出海服务中心”(下称“出海服务中心”),充分发挥香港“一国两制”和“背靠祖国、联通世界”的优势,助力更多香港及内地企业拓展全球市场。

正如“cradle”蕴含的“摇篮”之意,出海服务中心将充分利用生产力局在国际标准测试、应用研发、场景落地和智能制造等方面的丰富经验,发挥香港在知识产权、供应链管理、贸易融资及ESG等方面的优势,协助企业在智能制造、绿色转型及数字化方面升级,为内地及香港科创企业提供“一站式”专业的出海服务,并联合中关村京港澳青年创新创业中心、长三角国家技术创新中心(下称“长三角国创中心”)及粤港澳大湾区国家技术创新中心,共同为内地及香港企业打造全方位的出海支持网络。

生产力局主席、香港特区立法会议员陈祖恒在出海服务中心成立典礼上介绍:“过去十年,生产力局已在大湾区完成超过1400个智能化项目,推动‘9+3+1’发展计划,支持中小企业高质量出海。期望通过出海服务中心联同各界合作,共同创建及壮大内地及香港企业出海的生态圈。”

撰文:马芳 受访单位供图

为企业提供全方位出海支持

在全球经济一体化的大背景下,“出海”已成为企业寻求更广阔发展空间、提升国际竞争力的重要战略选择。在风云变幻的国际政经环境中,香港凭借其高度国际化的独特优势成为内地企业寻找国际化突破口的关键节点。

香港特区政府创新科技及工业局局长孙东在出海服务中心成立典礼上致开幕辞时指出,香港一直是全球重要的国际金融中心和国际贸易枢纽,在新一轮科技浪潮和产业变革下,香港正积极引进及培育创科企业,加速推进新型工业化。他认为,出海服务中心能够促进更多海内外创科资源互联互通,加速科技创新与产业创新的融合发展,并协助国内企业走向国际,同时进一步强化香港作为国际科技创新中心的地位。

生产力局作为1967年在香港成立的法定机构,为香港特区政府提供政策落实和执行方面的支持,更是连接政府、高校、科研机构及企业的“桥梁”,是中小企业的坚强后盾。

生产力局总裁毕坚文表示,“生产力局将会在产品、技术、制造、管理等方面助力企业通过香港出海,并支持企业在香港建立国际运营中心,提升其国际市场的竞争力。”

理想平台的打造还将结合香港一系列惠企政策举措铺路托底:新型工业加速计划、“莞港Tech100+赋能计划”、出口信用保险措施……这些政策的共通逻辑是:以香港作为试验场、缓冲带、转化器,帮助有出海意愿的企业将“在中国行得通”的模式,转化为“在全球活得下去好”的方案。

香港近年来积极拓展中东市场。5月中旬,香港特区政府组织商贸代表团访问卡塔尔和科威特,旨在深化香港与中东的经济合作,推动内地与香港企业共同开拓中东市场。陈祖恒作为代表团成员,积极与当地工商界、参会的香港和内地业界领军人物深入交流企业出海需求和策略,探索合作新机遇。其间,生产力局与亿航智能设备(广州)有限公司(下称“亿航”)、上海西井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下称“西井”)分别达成了合作备忘录,推动相关创新技术落地应用。未来,生产力局将继续全力支持包括亿航、西井在内的更多科技企业善用香港“内联外通”的优势“走出去”,拓展海外市场。

创新枢纽共建跨界合作桥梁

北京、长三角、粤港澳大湾区汇聚了我国重要的科技创新力量。生产力局携手中关村国际创新中心、长三角国创中心、粤港澳大湾区国家技术创新中心,展现了各方对出海服务中心的认同和重视,也有助于组织起更多企业“抱团”出海。

2021年成立的长三角国创中心,2023年5月与生产力局签订合作备忘录后,双方合作突飞猛进。据生产力局首席数码总监、内地业务首席执行官黎少斌介绍,双方的合作不仅有“面”而且有“点”。

在“合作面”上,2024年7月,双方联合成立“长三角—香港联合创新中心”,通过整合双方的技术、人才、资金等资源,开展一系列具有前瞻性和创新性的项目。2025年4月,生产力局联合长三角国创中心等合作伙伴成立出海服务中心。

在“合作点”上,双方深入推进科研合作。生产力局与长三角国创中心旗下的南京中科神光科技有限公司合作开发3D打印新材料,有助于大大提升航空航天、汽车等高端零部件的性能和质量。生产力局还在新材料散热领域与长三角国创中心开展合作,共同研发高性能散热材料,为CPU等芯片的寿命和算力提供保障,支持人工智能等产业的发展。

在长三角国创中心的牵头组织下,多家中小企业4月11日来到香港,在“企业出海发展论坛”现场的“香港—长三角联合展区”展出了最新科研成果,并分享他们的出海战略考量。

微墨智能科技(南通)有限公司(下称“微墨智能”)专注于工业级微纳增材制造装备及材料的研发与产业化,致力于解决微纳增材制造在工业应用过程中工艺开发难的“卡脖子”问题。2024年6月,在长三角国创中心的对接下,生产力局深入全面了解微墨智能的核心技术和产品,并找到了在香港市场的相关应用方向,帮助微墨智能对接了香港一家精密制造企业。双方还共同开展基于量子点打印技术的Micro LED柔性显示的研究,推动相关技术升级。

微墨智能总经理王勇表示,公司计划联合生产力局搭建跨境技术服务中心,提供本地化运维培训,逐步实现“中国标准”与“国际需求”的精准对接。“希望把香港作为公司出海的第一站,为公司下一步向中东、东南亚等国际市场发展奠定坚实基础。”

专注于电子显微技术、超高真空系统及核心部件的研发与产业化的苏州元相微科技有限责任公司(下称“元相微”),致力于为科研机构、半导体、生物医药及新材料行业提供精密仪器与系统解决方案,也对出海之路充满信心。

元相微董事长唐文新说,公司期望与生产力局达成战略合作,携手香港顶尖科研院所,合力促进技术应用领域的合作。“我们希望依托香港作为全球枢纽的优势,开辟海外市场,并吸纳优秀的科技和金融人才,为企业创新发展注入强劲动力。”

长三角国创中心主任刘庆表示:“未来我们将与生产力局持续深化合作,发挥香港区域优势,并以出海服务中心帮助长三角企业突破出海瓶颈,进一步发挥长三角产业和创新优势,携手打造‘长三角培育+香港服务+全球市场’的出海新范式,推动更多企业高质量‘走出去’。”

在出海服务中心的助力下,更多有梦想的创新企业将高效打开国际市场,一个壮大香港及内地企业的出海生态圈正在形成。

郑州市生态环境局新密分局苟堂执法中队对辖区耐材行业开展帮扶指导

2025-05-21 11:35:00
时代报告讯(记者 张华征 桑建伟 通讯员 慎新伟 苏晓明)为持续优化营商环境,贯彻落实“有呼必应、无事不扰”的帮扶精神,5月19日,郑州市生态环境局新密分局苟堂执法中队工作人员走进郑州平顺耐火材料有限公司开展帮扶指导工作,把脉企业生态环境保护问题,助力企业绿色发展。帮扶人员一行走进企业推板窑车间和磨

助企业善用香港优势“拼船出海”

2025-05-21 10:10:00
陈祖恒表示,期望通过“The Cradle出海服务中心”联同各界合作,共同创建及壮大内地及香港企业出海的生态圈。5月中旬,陈祖恒(右一)参加香港特区政府率领的商贸代表团访问卡塔尔和科威特。其间,他与生产力局首席创新总监都永海(左一)积极与当地业界领军人物深入交流。2025年政府工作报告中指出,香港要

从“羊煤”到“智造”,鄂尔多斯102家企业上榜!

2025-05-21 08:12:00
5月13日,自治区工业和信息化厅发布《内蒙古自治区2025年创新型中小企业名单》,鄂尔多斯102家企业上榜,有效期为3年。来源:内蒙古自治区工业和信息化厅、暖新闻

合肥企业牵头制定工业互联网建设两项行业标准

2025-05-21 07:49:00
【来源:合肥晚报】近日,安徽发布了《住宅老旧电梯修理改造更新工作导则》等120项地方标准。其中,合肥城市云数据中心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合肥城市云”)牵头制定的《工业互联网园区建设指南》《基于云制造的工业互联网架构要求》两项标准成功获批,为安徽省工业互联网高质量发展提供有力支撑。工业互联网是指新一

洛江召开专题会议部署推进供应链集散中心建设工作

2025-05-20 11:05:00
5月19日上午,洛江区委书记颜丽明主持召开专题会议,部署推进供应链集散中心建设工作。区政府区长郭宁,区委常委、区政府常务副区长涂德望,区政府副区长郭莎娜、沈艺程参加。会上,区工信局、商务局详细汇报当前供应链集散中心建设工作开展情况。与会人员围绕如何推进供应链集散中心建设展开深入讨论,并提出建设性意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