齐鲁晚报·齐鲁壹点 孙淑玉 通讯员 李成修 王婧
清明假期临近,不少市民都已经安排好了出游行程。然而,在享受春光的同时,部分人却饱受花粉过敏的困扰。当踏青遇上花粉过敏怎么办?本期齐鲁晚报·齐鲁壹点“医在身边”栏目,邀请到烟台毓璜顶医院变态反应科主任刘丽萍为市民详细科普。她提醒广大市民,春季是花粉过敏的高发期,科学认识、提前预防是关键。
花粉过敏的"元凶"到底是谁?很多人误以为那些供观赏的鲜花是导致春季花粉过敏的罪魁祸首,其实不然。刘丽萍解释称,烟威地区春季致敏花粉以榆树、杨树、柳树、银杏等树木花粉为主,这些树木的花粉颗粒小、重量轻,可以随风飘散数公里。特别是在3月下旬至4月上旬期间,烟台地区干燥多风,更易造成花粉传播, 过敏人群即使不直接接触这些树木,也可能因吸入空气中飘散的花粉而引发过敏反应。
如何识别花粉过敏?刘丽萍进一步介绍,花粉过敏的典型症状包括鼻痒、连续打喷嚏、流清水样鼻涕,眼睛红肿、流泪、眼痒等。部分患者还会出现咳嗽、喘息、胸闷等哮喘症状,儿童则可能表现为频繁眨眼、揉眼鼻、睡眠不安等。 值得注意的是,这些症状容易与普通感冒混淆。刘丽萍提醒,如果症状在户外加重、室内减轻,且持续时间超过2周,不伴有发热,就要考虑花粉过敏的可能。
当清明踏青遭遇花粉过敏,应该如何防护?刘丽萍表示,应从时间和地点选择、物理防护、药物预防四方面着手。“花粉浓度存在明显的日变化规律,建议避免10:00—16:00花粉高峰时段外出,选择清晨、傍晚或雨后出游。”刘丽萍介绍称,烟台毓璜顶医院变态反应科微信公众号会定期公布“烟台地区花粉日报”,市民可对应查询,合理规划出行时间。同时,应尽量避免长时间停留在树木密集的公园或山区,可选择海边等花粉浓度相对较低的区域,并在室内活动时注意关闭门窗。
“避免到花粉浓度较高的地区,外出时可佩戴口罩和密封性较好的护目镜,穿长袖衣物,回家后及时洗脸,冲洗鼻腔、更换衣物,晚前最好洗个澡,以清除身体其他部位粘附的花粉。”除了做好物理防护之外,刘丽萍也建议有花粉过敏史的市民做好药物预防。她建议这部分群体在医生指导下于花粉季前1—2周使用抗组胺药物或鼻喷激素,预防症状发作,并在外出时随身携带应急药物。
对于长期受花粉过敏困扰的患者,刘丽萍建议可以考虑花粉脱敏治疗。该疗法通过3—5年的规范化治疗,能够显著减轻患者症状。
最后,刘丽萍提醒:防胜于治,做好科学防护才能尽情享受美好春光。建议过敏体质者在出游前做好充分准备,让清明踏青更安心、更舒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