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文章推荐 家电百科 实时讯息 常识
您的位置: 首页 > 实时讯息 >

让“逃逸式辞职”无处遁形(纵横)

  近期,纪检监察机关严肃查处一批国企领域腐败案件,干部在落马前“逃逸式辞职”的问题频频引发关注。

  所谓“逃逸式辞职”,顾名思义,就是为了逃避处罚而选择主动离职的行为,是隐形变异腐败行为的一种。二十届中央纪委四次全会工作报告提出,要持续深化“逃逸式辞职”治理。国有企业作为典型的权力集中、资金密集、资源富集领域,腐败易发,“逃逸式辞职”问题较为突出。纪检监察机关紧盯这一现象,坚持查治结合、纠建并举,体现出对新型腐败、隐性腐败的高度关注和靶向治理。

  “逃逸式辞职”手段不断翻新,行为更加隐蔽,方式更加多元。大体可以概括为3种类型:一是“规避型”,有的领导干部在任时就已经有违法违纪行为,在高压震慑之下企图“见好就收”“蒙混过关”,通过离职“平安着陆”;二是“期权型”,即在任期间为相关利益方谋取利益,但不急于兑现,而是约定在离职、退休后兑现,所谓“在位不收离职收”“在岗不收转岗收”;三是“谋利型”,通过“提前筑巢”向外输送利益,待离职后到原业务管辖范围内企业任职、兼职,借此捞好处。

  事实上,离职不可能是逃避纪法约束的“护身符”。针对“逃逸式辞职”,新修订的《中国共产党纪律处分条例》进一步充实完善了对党员干部离职后本人违规从业行为的处分规定。近年来,退休或辞去公职后被查处的干部屡见不鲜,让广大党员干部看到了反腐败斗争没有死角和盲区:法纪没有“后门”,不论职位多高、权力多大,无论在职还是离职,无论腐败问题隐藏得多深多久、腐败手段怎样翻新升级,只要违法乱纪,早晚都得付出代价。

  国企领域存在“逃逸式辞职”问题,说明反腐败形势依然严峻复杂,必须织密织牢制度防护网,系统性强化对离职干部的全周期监管。一是严格离职前管理,对主动辞职、离职或提前退休人员任职期间行为进行全面“体检”,防止“带病离职”“带病退休”。二是进一步细化相关规定,对干部离职后的就业范围、就业时间等划定红线,堵住投机漏洞。三是严格离职后管理,开展专项摸底清理、联动排查和定点核查,严肃纪律约束和法律惩治,让“问题干部”无法脱身、无处遁形。

  “逃逸”不等于“逃脱”,“人走”绝不意味着“查凉”。加大治理力度,标本兼治、系统施治,必能筑牢纪法防线,推动党员干部在遵规守纪中干事创业。

  (摘编自《南方日报》)

来源:人民日报

王海峰、罗先刚获杰出贡献奖!2024年度四川省科学技术奖公布获奖名单

2025-08-28 21:26:00
来源:【四川新闻网】四川新闻网-首屏新闻记者 刘佳慧8月28日上午,四川省科学技术奖励大会在成都举行,会上公布了2024年度四川省科学技术奖获奖名单。记者了解到,大会共授奖259项,包括15个个人奖项和244个项目奖项。从个人奖项来看,中国航空工业集团有限公司成都飞机设计研究所王海峰、中国科学院光电

必须摆在更加重要位置!总理最新部署,事关这一工作

2025-08-27 00:40:00
撰文|余晖 8月26日,国务院以“加快服务贸易创新发展,积极培育外贸发展新动能”为主题,进行第十五次专题学习。 国务院总理李强强调,近年来我国服务贸易发展较快,规模位居全球前列,但不少方面距离世界先进水平还有差距。 “随着外部环境变化和我国产业结构调整,必须把加快服务贸易创新发展摆在更加重要

忻州拟任职干部公示

2025-08-21 11:30:00
中共忻州市委组织部公示现对市委研究拟任职干部予以公示。闫莉芸,女,汉族,1968年9月生,中央党校大学,中共党员,现任忻府区委副书记、宣传部部长,拟任市直单位正职。李利东,男,汉族,1972年10月生,大学,中共党员,现任神池县委常委、副县长,拟任市直单位正职。公示时间:从2025年8月21日至20

财政部:“双贴息”政策期限1年,到期后将视情况研究是否延长

2025-08-13 11:39:00
安徽商报2025-08-13 10:53:52今天上午10时,国务院新闻办公室举行新闻发布会,财政部副部长廖岷和商务部、中国人民银行、金融监管总局有关负责人介绍个人消费贷款贴息政策和服务业经营主体贷款贴息政策有关情况,并答记者问。财政部副部长 廖岷:消费是经济增长的重要引擎,是畅通国内大循环的关键环

外资加速落子中国 “新质生产力”领域成热土

2025-07-27 09:20:00
来源:央视新闻客户端今年上半年,我国稳外资政策持续落地显效,不少标志性外资项目迎来新进展,带动我国引资质量持续提升。增资 投产 扩建外资高科技项目加速落地近期,总投资达100亿美元的埃克森美孚惠州乙烯项目一期在广东惠州正式投产。此次投产的一期项目采用绿色技术,实现氮氧化物排放减少50%、温室气体减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