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家电百科 实时讯息 常识
您的位置: 首页 > 实时讯息 >

新媒体为戏曲带来了什么?

中国文化报

戏曲虚实相生、传神写意、冲淡平和,寄叙事抒情于歌舞、寓生命体验于程式等审美特质,饱含中华传统美学韵味,对中国人的审美心态、审美习惯有着深远影响。新媒体扩大着戏曲的辐射范围,使得戏曲审美范式赋能其他艺术形式创作成为可能。

近些年来,新媒体蓬勃发展。传统戏曲借助新的媒介技术,在创作观念、表现形式、传播途径等多方面大胆创新,让自身的内容与价值突破舞台的边界,实现进一步拓展。多年下来,成功的范例很多,“赔本赚吆喝”的也不少。有人为戏曲的时代新生叫好,也有人担心新媒体“搅和”进来,破坏了戏曲的完整与优雅,干扰了观众的剧场观演习惯。

众说纷纭之间,新媒体究竟为戏曲带来了什么?

透过屏幕寻找剧场感

长期以来,戏曲深耕舞台的同时,也不断尝试走出剧场的围墙,方兴未艾的新媒体为此提供了更多选择。

2021年,国家京剧院与某新媒体平台合作探索京剧云演播,在5G、4K高清、杜比全景声等技术加持下,应时应景的传统戏《龙凤呈祥》在云端陪伴观众过大年。以往在明星尤其是男团、女团演唱会制作播出中较为常见的多视角、多屏同看等,也出现在戏曲欣赏场景之中,3万多张电子票的销售量、数以千万计的宣传视频播放量,充分说明观众对戏曲拥抱新媒体表现出支持与喜爱。

除了完整剧目云演播,还有越来越多戏曲从业者、爱好者通过短视频、直播等方式表演、传播戏曲。在抖音平台上,戏曲已经成为其内容生态的重要部分,“谭氏三姐妹”“刘书含Rose”等博主、主播拥有大批粉丝,很多此前从未接触过戏曲的网友,因为这些活跃在新媒体平台的戏曲内容创作者而成为“赛博戏迷”。

相较于通过短视频、直播等演绎经典唱腔、表演戏曲片段,一些“整活儿”式戏曲内容在拥抱和利用新媒体特性方面走得更远。打开哔哩哔哩,京剧秘本《哈利波特》选段《邓布利多托孤》、京剧秘本《复仇者联盟》选段《阵前点将》等从影视剧中提取情节、人物,按照皮黄唱腔填词,并模仿不同流派的风格进行演唱。这些带有戏谑意味的戏曲内容表达出青年人对传统的浓厚兴趣、对生活的独特感触,常常获得十几万乃至几十万的点击量,深受年轻用户欢迎。

从“空中剧院”等电视节目录制转播演出实况,到新媒体观演引入更多媒介技术作为支持,戏曲不仅在形式上表现出越来越丰富的样态,在内容、传播方式上也日益接纳新媒体。打赏、评论、弹幕……这些新媒体时代涌现出的互动方式,常令人想起线下剧场中的一声声叫好、一次次喝彩、一个个花篮。相较于电视荧屏的“隔离感”,新媒体平台深度呼唤用户参与,那种台上台下一体浑融的剧场感,在一定程度上借由手机、电脑屏幕得以延展。更重要的是,各类新媒体覆盖广阔的下沉市场,把戏曲带到了也许不大会走进剧场看戏的群众中间,这是一种艺术普及、文化普惠,也让戏曲回归它本应驰骋的宽阔天地之中。

戏曲的根基在于广阔的群众基础、主流的文化市场,而不在温室之内、臆想之中。二十世纪二三十年代,京剧大师程砚秋演出《贺后骂殿》后,洋车夫们都竞相模仿他的唱腔尤其是“脑后音”。眼下,剧场舞台绚丽高级,但有时也会高得闻不到泥土味。对此,新媒体或是一个极其重要的补充,其意义将随着时间推移而进一步显现。

“破圈”的维度不止一个

与当代社会生活隔离、与当代年轻人隔膜的艺术,很难实现真正的传承发展。束自我于高阁,无异于自废武功。从昔日令年轻人敬而远之,到如今迎来线上点赞、打赏热潮,新媒体帮助戏曲实现“破圈”,寻找到更多当代知音。

戏迷票友、“专业”观众作为戏曲的传统核心受众,对戏曲的传承与传播起到重要作用。然而正如文艺评论人谷海慧撰文所说,各剧种的票友历来比较小众,甚至无法坐满剧院的观众席。培养年轻观众是所有艺术样式的任务,因为年轻观众代表着未来。借助大众传媒推广戏曲文化,能够为传统剧场引流,那些在网上观演的观众,恰恰是最有可能走进剧场的观众。

新媒体不仅拓展了戏曲的受众群体,而且也对戏曲创作提出新的要求。中国传媒大学人文学院副教授刘洋表示,新媒体用视听语言的表达逻辑,塑造、调整着传统艺术的创作思维和创作实践,让不少传统艺术转变创作思路,借助新媒体的优势催生新的创意。目前,越来越多传统舞台艺术作品开始尝试参照当代审美标准来调整叙事节奏、人物塑造、视觉美学的设计,进一步拥抱年轻人。而这种尝试与调整,无疑将成为持续“破圈”的源头活水。

“破圈”的维度不止一个。戏曲虚实相生、传神写意、冲淡平和,寄叙事抒情于歌舞、寓生命体验于程式等审美特质,饱含中华传统美学韵味,对中国人的审美心态、审美习惯有着深远影响。新媒体扩大着戏曲的辐射范围,使得戏曲审美范式赋能其他艺术形式创作成为可能。譬如,人们判断古装影视剧的人物演得像不像、气质对不对,总是不知不觉间以戏曲审美作为标尺;许多古风歌曲借鉴戏曲的唱法、声腔,也时常受到观众欢迎。在具体的戏曲作品和戏曲演员之外,戏曲文化以更强的包容性、丰富性,对更广泛意义上的艺术创作、审美接受产生影响,润物无声地融入当代生活——这也是一种“破圈”,一种更深层次的“破圈”。

戏曲借新媒体扬帆远航,也引起一些人的担忧,担心新媒体的碎片化、娱乐性破坏戏曲艺术的完整性和审美价值。对此,既喜欢骨子老戏、也喜欢《邓布利多托孤》的“00后”戏迷小陈颇为乐观。“爱开玩笑只是年轻人的表达方式,我们连自己的玩笑也开,这里面没有丝毫不尊重。我们不会看一段预告片,就以为那是电影艺术,自然也不会刷两条短视频,就认定那是戏曲唯一真实的模样。这点认识水平都没有的话,我们这么多年网就白上了。”小陈说,他是被哔哩哔哩上一段京剧《白蛇传》“含悲忍泪托故交”唱段的集锦吸引“入坑”的,现在已经是剧场常客。“既然戏曲艺术这么伟大,那就不可能被几段短视频、几条弹幕毁掉。咱们都应该对戏曲有信心,不是吗?”

原稿点击>>

新媒体为戏曲带来了什么?-重庆日报

戏曲文化进校园

2025-04-17 20:02:00
近年来,浙江省湖州市德清县新安镇勾里中心学校积极践行“戏曲传承 从娃娃抓起”的教育理念,聘请专业戏曲演员每周固定时间进校传授戏曲技艺,让学生近距离感受戏曲文化的魅力,增进对传统文化的了解和传承。 中国教育报-中国教育新闻网通讯员 王树成 摄 作者:王树成

新媒体为戏曲带来了什么?

2025-04-17 17:34:00
中国文化报戏曲虚实相生、传神写意、冲淡平和,寄叙事抒情于歌舞、寓生命体验于程式等审美特质,饱含中华传统美学韵味,对中国人的审美心态、审美习惯有着深远影响。新媒体扩大着戏曲的辐射范围,使得戏曲审美范式赋能其他艺术形式创作成为可能。近些年来,新媒体蓬勃发展。传统戏曲借助新的媒介技术,在创作观念、表现形式

丽江将打造150个乡村旅居重点村

2025-04-16 22:34:00
4月15日,“有一种叫云南的生活·旅居云南”系列新闻发布会·丽江专场活动在丽江市阳光100雪山艺术村举行。丽江正在积极打造旅居丽江新品牌,计划到2027年,全市将建设150个乡村旅居重点村。丽江是全国唯一拥有文化、自然、记忆“三项世界遗产”的城市。近年来,“舍不得的丽江”得到广泛认可,成为丽江从“旅

【新发展理念广电融媒体山东采访行】菏泽巨野:家门口的一站式社区服务

2025-04-16 05:50:00
齐鲁网·闪电新闻4月15日讯 进入一扇门,能办所有事。一个社区服务中心里能创业,能就餐,能养老,能托育,能读书,能跳舞......来看这个社区如何“以点带面”拉动基层治理的“齿轮”。“花开齐鲁遍地香——广电融媒体山东采访行”记者走进山东菏泽巨野县嘉园社区。#新发展理念广电融媒体山东采访行#

成都这所高校川剧专业开始招生,学费全免还有补助!初中应届即可报名|热点关注

2025-04-15 13:35:00
近日,记者从成都艺术职业大学获悉,2025年,该校将面向全省招收首届全日制国家统招五年制高职专科戏曲表演(川剧)专业学生,该专业实行学费全免,并进行系列补助的政策,旨在从“零基础”到“专业演员”一站式培养川剧人才。成都艺术职业大学据了解,为贯彻落实《四川省川剧保护传承条例》精神,成都艺术职业大学于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