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家电百科 实时讯息 常识
您的位置: 首页 > 实时讯息 >

今年辽宁实施黑土地保护性耕作1370万亩 计划建设18个整体推进县

今年,我省将实施黑土地保护性耕作面积1370万亩,同时鼓励各地在计划任务面积基础之上增加实施面积,加大示范推广力度,不断扩大辐射带动面积。计划建设保护性耕作整体推进县18个、高标准保护性耕作县级应用基地57个、乡级应用基地158个。日前,省农业农村厅、省财政厅制定的《辽宁省2025年黑土地保护性耕作实施方案》明确了上述目标。

据介绍,保护性耕作是指以农作物秸秆覆盖还田、免(少)耕播种为主要内容的现代耕作技术。推广应用实践证明,“多覆盖、少动土”能够最大程度实现防止土壤风蚀水蚀、蓄水保墒、培肥地力、节约成本等多重目标。

主推技术模式上,须体现大面积提升单产工作要求。我省提出,要以合理密植为方向,将免(少)耕播种与浅埋滴灌、水肥一体化、苗期深松、分层分次施肥、一喷多促等提单产技术集成配套,强化保护性耕作在单产提升方面的效果。各地要结合本地区的实际情况,因地制宜推动本区域保护性耕作技术模式优化。同时,积极探索轮耕制度的实施,建立少耕、免耕交替,定期深松的轮耕沃土养地制度,实现黑土地“保养用”协调可持续发展。

耕地保护性耕作补助对象为实施保护性耕作作业的农机合作社、农机户、家庭农场等农业生产经营主体,以及自愿实施保护性耕作的土地经营者。我省实行保护性耕作差异化作业补助,前茬作物为玉米的,差异化补助按照播种前秸秆覆盖地表程度分为三档,中央财政资金补助标准为35元/亩至90元/亩。同时,鼓励有条件的地区加大财政资金投入,以激发实施主体和农民作业积极性。

(辽宁日报 记者胡海林)

“生物人工智能”系统创建

2025-07-14 09:05:00
来源:科技日报 澳大利亚悉尼大学研究团队开发出一种名为PROTEUS的“生物人工智能(AI)”系统。该系统通过模仿自然进化过程,能在几周内创造出具有新功能的分子,为药物研发和生物技术带来突破性进展。该成果发表在最新一期《自然·通讯》期刊上,不仅展示了生物技术与AI融合的前景,更可能为个性化医疗和精准

基因编辑:改写生命密码的“神笔”

2025-07-10 08:54:00
AI制图基因编辑如同“分子剪刀”精准删除、插入或替换特定基因基因是携带遗传信息的DNA片段,它决定了生物的性状特征。基因编辑技术,就是对特定的基因进行删除、插入或替换,从而实现基因序列的定向改造。打个比方,基因编辑技术像一支带有精准便捷导航系统的“修正笔”。这支“修正笔”可以矫正和修改病变的、错误的

高温中坚守的铁路人

2025-07-09 10:17:00
驻报全媒体记者 张勇 通讯员 姚聪7月5日,骄阳似火,气温持续攀升。驻马店车务段遂平车站调车场内,钢轨温度突破60℃,仿佛一个巨大的“桑拿房”。然而,高温炙烤并未阻挡铁路工作者的脚步,驻马店车务段遂平车站调车组的职工们正坚守一线,以汗水为墨、以坚守为笔,编织着连通全国各地的“钢铁运输密码”。上午11

天津市第三中心医院(东丽院区)进入装修阶段 预计2026年投入运营

2025-06-29 09:00:00
目前,位于万新街道的天津市第三中心医院(东丽院区)新址扩建项目,主体结构已全部完成,全面进入装修阶段。现场一派繁忙景象,室内正在进行粗装修,墙面抹灰作业有序开展,机电安装同步进行。屋面工程已完成防水施工,保温作业正有条不紊推进中。中交建筑集团有限公司科学调配资源,优化施工流程,在保证工程质量与安全的

7月5日起全封闭围挡施工!西宁中油燃气最新公示

2025-06-28 16:34:00
关于柴达木路(西杏园-湟水路)段老旧燃气管道改造的公示柴达木路现有燃气管道建于2001年4月,采用DN400钢管铺设,运行已超过20年,管道目前排查发现多处密封接头老化、钢管壁厚整体减薄、防腐层破损等问题,存在安全隐患。为保障柴达木路沿线燃气使用安全,最大限度减少施工对交通出行和居民生活的影响,西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