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薄的是烧饼,厚的是良心。”和面生发、揉捻加工、延展成形、烘烤成饼……随着制作师傅的一阵阵忙碌,一张张烧饼新鲜出炉,前来参观的游客驻足观看。这是7月9日,《检察日报》记者在山东省淄博市周村区周村烧饼博物馆地下生产展示区域看到的情形。制作师傅踏实制作、游客安心参观,与周村烧饼这一“中华老字号”带来的烟火气相得益彰,成为周村古商城一道亮丽的风景线。
这样一幅和谐的画面,与检察履职相关——
周村烧饼是“中华老字号”传统名小吃,以其独特口感和制作工艺闻名。周村烧饼博物馆承载着周村烧饼的历史、工艺与文化,吸引着大量游客前来参观体验,但其安全隐患却一度被忽略。2024年5月20日,周村区检察院公益诉讼检察工作组在对古商城历史文化街区进行日常巡查与线索收集时,发现周村烧饼博物馆地下区域存在消防安全问题。该区域是烧饼制作技艺演示和游客体验区,空间相对封闭,节假日和旅游旺季时游客大量涌入,人员密度极高。一旦发生火灾,浓烟无法及时排出,极易造成人员窒息伤亡。鉴于其存在严重消防安全隐患,周村区检察院向消防部门制发检察建议,建议其积极履行监管职责,加大对博物馆等人员密集场所的监督检查力度,指导经营者完成整改,确保消防设施齐全且符合相关要求。
为推动高效整改,周村区检察院积极搭建沟通平台,组织博物馆、消防、文旅等相关部门召开联席会议。会上各方充分交流,明确职责分工,形成整改合力。消防部门主动安排专业技术人员,为博物馆提供从排烟通道设计规划到设备选型安装的全过程技术指导。文旅部门则从行业管理角度,督促博物馆在整改期间做好游客引导与解释,尽量减少对正常经营和参观体验的影响。经过系列整改与机制建设,周村烧饼博物馆地下区域已安装符合标准的消防排烟通道,其他消防设施亦进一步完善。检察机关还推动消防部门建立常态化消防安全检查机制,定期对周村烧饼博物馆及其他重点场所进行检查,确保安全管理制度落实。这一系列措施,既为博物馆工作者改善了工作环境,也为游客提供了安全放心的参观环境。
这只是周村区检察院以检察履职呵护古商城经营发展的一个缩影。记者了解到,依托2023年创立的“检护益安”公益诉讼文化品牌,该院将公益诉讼的触角延伸至城市肌理与乡土根脉。从周村古商城檐角的一砖一瓦,到历史文化名村百姓家中的一瓢一饮,周村区检察院累计办理涉文物和文化遗产保护、国有财产保护、古树名木、非遗和老字号文化保护等案件80余件,推动整改隐患290余处,督促相关部门投入保护资金1600万元,监督追缴4058万元国有资产“颗粒归仓”,以高质效检察履职守护公共利益,护佑民生福祉。
(来源:检察日报·要闻版 首席记者:邱春艳 记者:李国明 视频:正视工作室 张凯伦 刘宜然 田昊 吉帅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