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春天,年轻人最火的社交局少不了约人一起“挖野菜”,它还有一种新称呼——“打野”。左手小铲刀、右手小竹筐,和小伙伴一起“挖呀挖呀挖”,即可以满足社交、休闲需要,还薅到了大自然的“羊毛”,尝到了春天的味道。
不过“打野”虽好,咱一定要谨慎,小心“尝鲜”变“尝险”。
白求恩国际和平医院消化内科主任靳海峰说:“对不熟悉的野菜,不要采摘,更不要食用;采摘要避开化工厂、污水沟、公路绿化带等容易受到污染的区域,农田、公园的野菜也需要谨慎采摘,这些地方可能被喷洒了农药,不能确保其食用的安全性。”
在烹饪时,也要摘净、清洗、浸泡、焯水。艾蒿、马齿苋等一些野菜含有对人体有害的生物碱,食用前要用沸水焯一下。
另外,哪些人群不宜食用野菜呢?
白求恩国际和平医院消化内科主任靳海峰说:“野菜性多‘寒凉’,脾胃虚寒的人如果食用过量,容易引发腹泻,而阳荷、马齿苋、灰灰菜等野菜则可能引发过敏。部分野菜含有生物碱或重金属,对于孕妇和婴幼儿风险较高。”
如果在食用野菜后出现恶心、呕吐、腹泻等症状,要及时催吐,并尽快就医。同时,最好一并携带未食用完或未烹饪的剩余野菜,以便辅助医生进行诊断和治疗。
其实,不少野菜都已被纳入人工种植的范畴,大家想在春季尝鲜,也可以去正规商超、市场购买。
文 案:王 潇
配 音:段美嘉
摄 像:姚 杰
后 期:乔 可
海 报:乔 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