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家电百科 实时讯息 常识
您的位置: 首页 > 实时讯息 >

田军章:怀揣工程师情结“医”路创新

怀着工程师情结,广东省第二人民医院(省卫生应急医院)党委书记田军章主任医师走出了一条不一样的从医之路。他说,这条路走得很酷。





健康报:从一名影像科医生到医院管理者,您为何一直将信息化、智能化思维融入每项工作中?


田军章:30多年前,计算机技术刚刚兴起时,我觉得软件工程师是一个很酷的职业,并将其作为自己的梦想,但最后机缘巧合我到了中国人民解放军陆军军医大学学习,开启了医生生涯。即便如此,我的工程师情结始终推动着我致力于运用信息化技术和智能化手段,提升医疗工作的效率,增强为老百姓服务的能力。


在我还是一名影像科的年轻医生时,我就自学计算机编程语言,开展医学影像存储与传输以及诊断报告信息化处理技术研究。走上医院管理岗位后,我积极倡导运用信息化技术优化紧急医学救援流程,带领团队建成了互联网医院。信息化思维带领我们医院越走越远,我依然在做自己当初认为很酷的事情。


健康报:如今,卫生应急已经成为广东省第二人民医院的一张亮眼名片。从医院建立国家紧急医学救援队,到被认证为国际应急医疗队,为了擦亮应急医学这张金字招牌,您是如何掌舵的?


田军章:广东省第二人民医院前身是野战医院,是当时全军最小的中心医院,2004年由地方接管。未来的路该怎么走,如何迅速找出适合自身发展的特色路径,是当时需要直面的问题。


从参与抗击非典和汶川抗震救灾的两次紧急医学救援经历中,我们看到当时卫生应急的装备和能力都相对落后,将卫生应急作为医院发展特色,是一个既可以让医院实现差异化发展,又符合国家实际需要的切入点。


于是,我带队到全国各地调研取经。第一站是中国人民武装警察部队总医院,该院建立了我国最早的医学救援队,装备设施配套都非常好。我们想超越就要另辟蹊径。我们发现它的信息指挥中心仅有几部电话,就找到了一个突破口——灾难医学救援信息化与智能化建设。


带着这样的思路,我又带队到了北京市红十字会急诊抢救中心,该中心的智慧“120”急救指挥体系带给我们很多震撼。于是,我们把为这家医院建设急救指挥系统的工程团队请回去做规划设计,并组织人员进行急救信息系统攻关,用了两三个月的时间就开发出智能化的紧急救援信息系统,大幅提升了紧急医学救援的效率和抢救成功率。


2017年,我院接到了一项艰巨任务:建立一支符合世界卫生组织建设标准,真正实现装备国产化、本土化的国际应急医疗队。这意味着要脱离进口产品,自主研制一系列救援装备。我们克服一系列困难,研制出价格更低、更实用的网架式帐篷、野外移动制氧机、小型多功能监护仪等救援装备。在此过程中,我们还开发了更智能化的覆盖救援全过程的紧急医学救援信息化系统,相当于在野外建立一个小型智慧医院。当年,这支队伍被认证为国际应急医疗队。


健康报:从互联网医院到智慧医院,再到最近发布的主动健康人工智能大模型,在这些“尝鲜”的背后有哪些考虑?


田军章:紧急医学救援让我院在卫生应急领域占据了一席之地,但医院的建设发展还需要更加贴近老百姓的日常健康需求。


我们认为,为社区居民提供更贴心、更便捷的健康服务,才是走进他们内心的一条路径。自2012年起,我院在广州各大社区建了100个健康小屋,利用智能化方式为社区居民提供慢性病管理服务。到了2014年项目结题时,健康小屋面临着后续如何运维的问题,我们将目光投向了互联网医院。


我清楚地记得,2014年8月,国家卫生计生委发布的《关于推进医疗机构远程医疗服务的意见》中提到:“医疗机构运用信息化技术,向医疗机构外的患者直接提供的诊疗服务,属于远程医疗服务。”当看到这句话时,我兴奋极了,这给我们放手开展互联网医疗服务提供了政策指引。2014年10月25日,我们建起了互联网医院——广东省网络医院。


2016年,作为围棋爱好者的我,关注到了机器人AlphaGo战胜围棋高手的新闻。当时,我感觉这件事将会推动人工智能在医学领域的快速发展,就在医院牵头成立人工智能研究所并担任所长,推动人工智能在医疗领域的应用。2018年4月,我院建设的智慧医院上线,将人工智能全面应用到医疗服务中,上线了智能支付、智能问诊、“刷脸”就医等10项功能。


2022年,我们意识到,大模型将会为医疗行业带来颠覆性的影响。随即,我院在2023年初就开始布局如何应用大模型驱动原来开发的人工智能医生进化升级。最近,我院发布了自主研发的主动健康人工智能大模型,主要就是利用服务对象每年的健康体检数据,帮助其开展健康风险因素识别、评估、趋势分析,再为其提供相应的干预手段建议,使其做到主动健康。


健康报:从您的经历可以看出,您不停地创新、在所有环节上创新,几乎都踩准了时代的发展鼓点,您的秘诀是什么?


田军章:咬定青山不放松,坚持就是成功的基石。我认为很多失败往往是没能坚持下去导致的。在此过程中,要充分把握机会和分析困难,保持敏锐的头脑,积极拥抱变化。当然,想法不是凭空而来的,一些大趋势会露出很多迹象,所以就要多学习,培养这种意识,这样才能抓住机遇。


比如,当时选择卫生应急发展路线,是看到了国家对这个领域的重视和推动;开展互联网医疗,是因为认为这个时代到了。这个时代已经来了,不管你喜欢不喜欢、想不想,都阻挡不了。只要顺应大潮流、大趋势,就一定能找到成功的路径。

图片

文:健康报记者 吴倩

编辑:李诗尧

校对:杨真宇

审核:管仲瑶 叶龙杰

图片

本文经「原本」原创认证,作者健康报社有限公司,访问yuanben.io查询【32TP0EFK】获取授权

8月1日起施行!事关贵阳住房租赁→

2025-07-17 12:00:00
7月16日,记者从市人大常委会召开的新闻发布会上获悉,《贵阳市住房租赁管理条例》(以下简称《条例》)将于8月1日起施行。《条例》的出台,标志着贵阳市住房租赁管理工作进入了法治化新时代,是我市立法工作又一重大成果。近年来,贵阳市大力推进青年发展型城市建设,贵阳市委、市政府将租赁住房管理纳入我市“住有所

“生物人工智能”系统创建

2025-07-14 09:05:00
来源:科技日报 澳大利亚悉尼大学研究团队开发出一种名为PROTEUS的“生物人工智能(AI)”系统。该系统通过模仿自然进化过程,能在几周内创造出具有新功能的分子,为药物研发和生物技术带来突破性进展。该成果发表在最新一期《自然·通讯》期刊上,不仅展示了生物技术与AI融合的前景,更可能为个性化医疗和精准

西藏最新许可名单公布!

2025-07-10 11:20:00
西藏自治区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单位许可信息(截至2025年6月30日)根据《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管理规定》(国家互联网信息办公室令第1号),通过互联网站、应用程序、论坛、博客、微博客、公众账号、即时通信工具、网络直播等形式向社会公众提供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的,应当取得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截至2025年

川观“健康科代表”来了!AI智能体一键咨询+医护专家权威科普+健康工具随时在线

2025-07-10 10:42:00
川观新闻记者 魏冯 何嘉琦川观“健康科代表”是谁?他,是科普医学知识的顶流医护专家;他,是随时解答身心问题的AI智能体;他,是7×24小时健康场景的生活向导。7月10日,川观新闻健康服务平台——“健康科代表”正式上线,24小时在线的“私人健康管家”开始走进你的生活。来,一键解锁 “科学+省心”的健康

第九六〇医院外科楼顺利完成回迁正式全面启用

2025-07-08 15:48:00
近日,联勤保障部队第九六〇医院外科楼顺利完成升级改造,以崭新的姿态正式启用,这标志着医院迈入高质量发展新阶段。启用仪式现场上午9时,启用仪式正式开始。沈阳联勤保障中心相关领导,济南市天桥区委副书记、代区长胡民安,济南市卫生健康委员会党组成员、副主任耿杰,济南市退役军人事务局党组成员、副局长赵玉辉,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