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为激发同学们发现生活中的数学之美,鞍山师范学院近日举办了“数说美好,无处不在”数学元素大发现活动。学生们通过观察日常生活中的数学现象,用所学知识解析其中的数学原理,展现了数学与生活的紧密联系。
活动中,同学们从购物、队形排列、建筑设计等多个角度,挖掘身边的数学元素。该校数学学院2302班张宇航同学以商品计价为例,解释道:“‘1.48元/两’是单价,表示每两商品的价格为1.48元。若购买x两,总价y=1.48x。比如买5两,计算1.48×5=7.4元,实际支付金额就是7.4元。”这一简单的过程生动体现了函数关系的实际应用。
吕俊杰同学则从队形、跑道和建筑设计中寻找数学规律。他分析道:“同学们排列的队形近似方阵,利用公式N=m×n(N为总人数,m、n为行列数)可计算人数;跑道的半圆形弯道可通过圆周长公式C=2πr算出长度;而长方体形状的楼房,则可通过表面积公式S=2(ab+bc+ac)和体积公式V=abc辅助设计。”这些实例展现了乘法运算、圆形几何和立体几何在现实中的广泛应用。
李思颖同学更是以三脚架为例,解析了三角形的稳定性原理:“三脚架的三根杆子长度固定后,形状和大小唯一确定,不易变形;外力能沿三条边均匀分散到地面,避免单点受力过大;三角形内角和恒为180度,角度与边长相互制约,即便受外力冲击也不易改变。”这一原理广泛应用于建筑、工程等领域,体现了数学的实用价值。
从旋转楼梯的螺旋结构到食堂排队的黄金比例,从红绿灯的时序规律到窗台光影的对称之美,同学们用镜头捕捉“数学精灵”的踪迹,解码数字谜题,诠释公式的现实意义。
此次活动不仅让同学们深刻感受到数学的魅力,也增强了他们将理论应用于实践的能力。鞍山师范学院相关负责人表示,学院未来将继续开展此类活动,引导学生在生活中发现数学、热爱数学,让数学思维成为探索世界的重要工具。
全媒体记者 沈璐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