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元1408年12月14日,《永乐大典》编纂完成。
《永乐大典》是明永乐年间由明成祖朱棣先后命解缙、姚广孝等主持编纂的一部集中国古代典籍于大成的类书。全书22877卷(目录60卷,共计22937卷),11095册,约3.7亿字,汇集了古今图书七八千种。《不列颠百科全书》在“百科全书”条目中称中国明代类书《永乐大典》为“世界有史以来最大的百科全书”。
那么,在古代技术的限制下,明成祖朱棣为什么要编写这么宏大的著作《永乐大典》呢?《永乐大典》的成书又有哪些得天独厚的条件呢?《永乐大典》全书已经流失严重,为什么还能有这么高的影响力呢?
第一、巩固统治
《永乐大典》的“永乐”正是明代第三位皇帝,明成祖朱棣的年号。朱棣之所以命人编纂《永乐大典》,其实与他本人的统治危机有关。 众所周知,朱棣是通过靖难而夺得皇位的,正就是因为得位不正。所以他就需要拼命的取得大的功绩来证明自己当皇帝是正确的,是好的。他必须要励精图治,获得丰功伟业,才能得到天下人的信服。
因此朱棣称帝后就在各个方面都下了苦功。第一、迁都到自己的封地北京,保障自己的基本;第二、政治上改革吏治,建立东厂和内阁,维护统治;第三、军事上御驾亲征,五征蒙古,维护边境安宁;第四、外交上派遣郑和数次下西洋,展现国力,震慑外邦;第五、经济上鼓励百姓开垦,疏通运河。那么,在文化上,自然而然就是写一部著作彰显成就最好,因此,《永乐大典》应运而生。
做了这么多事情,就是为了证明自己,朱棣也是拼了。所以编书这种文化上面的大事自然而然就是朱棣所重视的。毕竟也是巩固统治的一种手段了。况且,他就是有这个条件。
第二、优越条件
明朝建立后,在朱元璋的治理之下,国力逐渐强大。到了朱棣时期,国力进一步加强,逐渐迈向顶峰。也就是说,当时的物质条件是能够支撑编书的需求的。 当时的首都南京自宋代起,已经成为一个繁华的经济、政治、文化中心,到了永乐初年经济更是繁荣,因此在经济上修书没有什么问题。并且永乐年间的藏书数量可谓中国藏书史的高峰,经过宋代文化巅峰时期,流传的书籍数不胜数。明军攻陷元大都(今北京)之时,得到了元朝在北京的藏书,包含宋、辽、金历代留下来的藏书,数量丰富,明朝开国后也从民间各地求得了大量藏书,这是前代无法媲美的。
除了物质之外,编书所需要的人才恰好就有。就是被称为明朝三才子之一的解缙,他就很适合承担编纂大任。并且他曾经向明太祖朱元璋建议,希望能够编纂一部上至天文,下至地理,无所不包的典籍,不过此事因诸多原因被耽搁下来。正好,朱棣要修,解缙也有这个想法,一拍即合,解缙的才华得以施展。
于是在解缙的组织下,朝野上下共两千多位文士,都投入了编纂的工作当中。他们编选的古籍大概有七、八千种,若不是人手充足,绝对不可能在五年的时间里顺利完成。完成后的大典长达22937卷,共计有3.7亿字,还有非常多精美细致的插图,这规模与成果,不论放在当时或是后世,都是非常惊人的。
第三、极高影响
不过可惜的是,由于《永乐大典》规模巨大,因此成书数量据说只有两副。其中明面上的官方原件中的大部分书籍,在后世遭到焚毁和丢失,至今只剩下400余册,占全部书籍的百分之四。还有一副传说在朱棣的陵寝中放有《永乐大典》全书。当然这是不得而知的,毕竟朱棣的陵寝好好的,也不能缺德去挖坟是吧。
不过,即便只剩下一些,这些剩下的书籍也让后世受益匪浅。 在中国古代,《永乐大典》这样的百科全书它的规模是最大的。后面的《四库全书》虽然内容颇丰,不过它是“丛书”,只是收集文献,没有进行细致地编辑。而且由于政治原因,《四库全书》的整体评价并没有《永乐大典》高。
不仅是规模大,《永乐大典》还保留了历史上的很多典籍,为后世提供了研究资料。比如南宋李心传的《建炎以来系年要录》,宋代医学名著《苏沈良方》《博济方》《伤寒微旨》等,也都是因《永乐大典》才得以保存至今。
中国历来有著书立传的传统。历朝历代的君主,对文化基本上都是持扶植态度的。众多文人士子的理念也是认为修书是一件高尚的好事。正是因为如此,我们的中华文化,才得以保存并传承至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