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成语的意思是指遇事不置可否,态度含糊,不表示明确的态度,也没有明确的主张。

据说这个成语出自武则天时期的宰相苏味道,他是一位著名的诗人和宰相,但是他却被人称为“苏模棱”,因为他总是遇事不决,不明确表态。
他曾经说过:“处事不欲决断明白,若有错误,必贻咎谴,但模棱以持两端可矣。”

除了“模棱两可”外,还有一个同义词叫“首鼠两端”,意思也是指不明确表态,进退不定。
这个词最早出自于《史记·魏其武安侯列传》,讲的是窦婴和田蚡的矛盾,韩安国为了不得罪两方,就说两人都有道理。
田蚡就对他发怒道:“与长孺共一老秃翁,何为首鼠两端?”
意思是说,我和你一同对付窦婴这个秃翁,你干吗“首鼠两端”,不明确表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