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唐·李涉 《题鹤林寺僧舍》
终日昏昏醉梦间,忽闻春尽强登山。
因过竹院逢僧话,偷得浮生半日闲。

- 释义:
每天都浑浑噩噩的,处于醉梦之间,忽然感觉春天即将过完,于是强打起精神来登山,无意间路过寺院和僧人闲聊,难得在这纷扰的世事中拥有这片刻的清闲。
- 背景:
诗人李涉在唐宪宗、文宗时屡次被贬,最终流放,命途多舛,流放期间诗人的情绪低沉,终日醉梦间,与鹤林寺高僧的闲聊之中,无意中解开了自己的心结,感到了内心真正的轻松。于是有感而发作此诗。

二: 唐·李贺 《金铜仙人辞汉歌》
茂陵刘郎秋风客,夜闻马嘶晓无迹。
画栏桂树悬秋香,三十六宫土花碧。
魏官牵车指千里,东关酸风射眸子。
空将汉月出宫门,忆君清泪如铅水。
衰兰送客咸阳道,天若有情天亦老。
携盘独出月荒凉,渭城已远波声小。

- 释义:
茂陵埋葬的刘彻好像秋风里的过客匆匆而逝,有人在夜里人听到他坐骑的嘶叫,早上却不见人影。八月桂花飘香,长安三十六宫的别所里苔藓一片碧绿。
魏国的官人牵着马车把金铜仙人从长安运送到千里之外的洛阳,刚走出云东关,寒风吹得铜人心酸流泪。忆往昔,铜人不禁落泪。通往咸阳的路上枯萎的兰草相伴送别,老天如果有情,也会因为此景而悲伤衰老的。
在荒凉的月色下走出长安,就连影子都是孤独的。回头望长安渐行渐远,渭水声也逐渐变小。
李贺不愧是诗鬼,想象新奇,借金铜仙人的迁离表达了自己的处境之悲。

- 背景:
据有关学者考究安史之乱后唐朝开始逐渐衰败,民不聊生,诗人想要建国立业,却报国无门,于是李贺辞京,从京城去洛阳的路上有感而发,作此诗。
“天若有情天亦老”千年来被无数诗人吟诵。欧阳修、王安石、宋延年、贺铸、毛主席都就此句作过诗。
例:天若有情天亦老,月若无恨月长圆。——宋延年。
天若有情天亦老,人间正道是沧桑。——毛主席 《人民解放军占领南京》

三: 唐·许浑《咸阳城东楼》
一上高城万里愁,蒹葭杨柳似汀洲。
溪云初起日沉阁,山雨欲来风满楼。
鸟下绿芜秦苑夕,蝉鸣黄叶汉宫秋。
行人莫问当年事,故国东来渭水流。

- 释义:
登上高楼心中不免有浓浓的乡愁。沙洲里芦苇杨柳遍布,好像是家乡的景色。乌云刚升起,夕阳落下。山雨即将来临,高处楼上风声飒飒。鸟儿停留在长满绿草的秦苑中,秋蝉落满黄叶的汉宫中夏蝉在鸣叫,一片荒凉。不要再问当年的繁华往事了,我从东边来看到渭水依旧不停地东流,只是不是当年的景了。
- 背景:
诗人作此诗时已经到了晚唐时期了,国家战火四起,民不聊生、朝廷黑暗,诗人在一个夜晚登上此楼,风雨漂泊中的高楼好似自己的国家一样风雨漂泊。不知未来将会如何。于是有感而发。

四: 清 ·黄增 《集杭州俗语诗》
色不迷人人自迷,情人眼里出西施。
有缘千里来相会,三笑徒然当一痴。

- 释义:
美色本不会使人迷惑而人却自己沉迷其中,在有情人的眼中对方就如同西施般美丽。如果有缘分,即使相隔千里也会前来相会,(然而)只是因为对方的三次笑容就徒然地痴迷不已。
- 背景:这首诗的创作背景有两种常见的说法。
其一:黄增仕途不顺,在游山玩水,四处漂泊到杭州时,当地的名胜古迹和风土人情美不胜收,沉醉其中,并且在当地收获了很多俗语,即兴写下了这首诗。从题目也能看出来杭州俗语之多。
其二:黄增游山玩水时路过杭州,会见好友,被杭州的美景和人情所感染,对爱情有了更深的感悟,于是写下了这首诗。这首诗以通俗易懂的语言,表达了对爱情和缘分的理解,反映了人们在爱情中的感受和追求。四句诗三句都流传千古,脍炙人口。

五: 清 ·陈于王《题桃花扇传奇》
玉树歌残迹已陈,南朝宫殿柳条新。
福王少小风流惯。不爱江山爱美人。

- 释义:
南朝陈后主所作的歌曲《玉树后庭花》早成了陈迹,但南朝宫殿的柳条还在吐发新枝。南明福王从小就风流成性,不爱江山社稷却只知道爱慕美人。
- 背景:
孔尚任以公子侯方域、李香君的爱情故事创作出了举世名剧《桃花扇传奇》,表达了作者对国家兴亡之事的感慨。而诗人陈于王非常喜爱《桃花扇传奇》这部剧,有感于昏君朱由崧沉迷美女,不过国家安危而荒废江山社稷之事,使得民不聊生,于是创作此诗抒发自己的愤慨之情。

六: 宋·苏轼 《和董传留别》
粗缯大布裹生涯,腹有诗书气自华。
厌伴老儒烹瓠叶,强随举子踏槐花。
囊空不办寻春马,眼乱行看择婿车。
得意犹堪夸世俗,诏黄新湿字如鸦。

- 释义:
虽然穿着粗衣劣布,但胸中有学问气质自然光彩奇人。厌倦了陪伴着老人一块过“烹瓠叶”那样的苦日子,决定随举子们参加科举考试。虽不能像孟郊那样骑马看花,但却有机会眼花缭乱的去看热闹的“选婿车”。中举了还可以向世人夸耀,诏书上乌鸦般的黑字写着自己的名字。
- 背景:
这首诗是苏轼罢官途中经过长安时,与朋友董传相聚,临别赠给朋友的。苏轼应中制科考试,董传与之相随。董传当时在凤翔穷困潦倒,正准备参加科举考试。次年苏轼回长安后作此诗

七:慈禧 《祝母寿诗》
世间爹妈情最真,泪血溶入儿女身。
殚竭心力终为子,可怜天下父母心!

- 释义:
天下父母对自己子女的情谊最真切,一生所有的心血都倾注在儿女的身上。为子女操碎了心,最可贵最可爱的就是天下父母对子女的心!
- 背景:
慈禧母亲富察氏六十大寿的时候,她本想为母亲举办一场隆重的寿宴,但在母亲生日当天,有外国使节来访,慈禧无法出席母亲的寿宴。为表歉意,慈禧给母亲送了许多礼品,还亲自写了这首诗,让人带着这首诗与礼品一同送到娘家府上。
没想到罪恶滔天的慈禧竟做出此等情真意切的诗词。

八: 五代十国 ·王贞白《白鹿洞二首·其一》
读书不觉已春深,一寸光阴一寸金。
不是道人来引笑,周情孔思正追寻。

- 释义:
诗人专心读书,不知不觉已经到了暮春时节,每一寸光阴就像一寸黄金一样珍贵。如果不是道人来逗笑,他还在深入钻研周公孔子的精义、教导。
- 背景:
王贞白曾在白鹿洞读书求学,他在白鹿洞的读书生活时,对时间的流逝有感遂作此诗。

九:宋 ·夏元鼎《绝句》
崆峒访道至湘湖,万卷诗书看转愚。
踏破铁鞋无觅处,得来全不费工夫。
- 释义:

为了学道来到了崆峒山,之后又到了湘湖。读了万卷诗书后觉得自己更加愚笨了。踏破铁鞋也寻不到的灵感,在实践中却能轻松得到。
- 背景:
夏元鼎少年时饱读诗书,却多次科举不中,只能做一个小小的幕僚,后来他在江西上饶时做了一个梦,梦中有真人指点,于是弃官学道。他前往衡山拜访了周真人,于是大彻大悟,写下了这首诗。

十: 唐·刘禹锡《竹枝词》
杨柳青青江水平,闻郎江上踏歌声。
东边日出西边雨,道是无晴却有晴。

- 释义:
岸上杨柳青青,江面风平浪静,忽然听见船上传来优美的歌声。就像东方出太阳而西边却在下雨。你说它不是晴天吧它又是晴天。
- 背景:这里有两种说法。
其一:刘禹锡在夔州任刺史时,作《竹枝词》十一首,这是其中一首。
其二:刘禹锡的母亲去世,他在洛阳守丧。裴度向皇帝进言希望能对刘禹锡予以怜悯,让他在洛阳尽孝。刘禹锡对于裴度非常的感激,于是作了这首《竹枝词》,借男女情歌来表达自己对裴度的感激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