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历四五月份,这时是大黄鱼的主要汛期,端午节前后的大黄鱼身体肥美,鳞色金黄,发育达到顶点,最具食用价值。因此,杭嘉湖及浙江其他沿海地区民间都有“五月五,买条黄鱼过端午”的习俗。
大黄鱼,又叫黄花鱼、石首鱼,因脑中藏有耳石,石首鱼因故得名。屠本畯在《海味索隐》中谓:“黄鱼,谓之石首,脑中藏二白石子,故名。”
李时珍在《本草纲目》写道:“生东南海中,其形如白鱼,扁身弱骨,细鳞黄色如金,首有白石二枚,莹洁如玉。”“石首鱼出水能鸣,每岁四月来自海洋,绵亘数里,其声如雷。海人以竹筒探水底,闻其声乃下网截流取之。”
据《吴地记》载:阖庐十年(前505),中国东海已有捕捞大黄鱼活动;明《闽中海错疏》记载了四明(今宁波)沿海大黄鱼的渔期。
旧时大黄鱼汛期,东海渔民捕到满仓的大黄鱼后,会扬帆驾着硕大两头翘的木质海渔船沿内河航道到嘉兴塘湾街的码头,串行给经销海鱼的商行。
20世纪50年代后,渔业也是集体化。在海鱼捕捞季节,嘉兴水产公司的采购人员会到上海十六铺码头鱼市场,从海渔船上直接收购海鱼,驳到嘉兴航运公司的货船上运回嘉兴销售。大黄鱼也是通过这样的路径摆上嘉兴人的餐桌的。
当时野生的大黄鱼个头都较大,小的二三市斤,大的四五市斤。而且其时大黄鱼的价格低廉,较小个的普通市民争相购买一尝其鲜美的味道。大个大黄鱼也不用愁,位于建国北路孩儿桥北五金公司对面的建中饭店,大黄鱼汛期间会推出“红烧大汤黄鱼”,这是该店的一道特色菜。
公私合营后,嘉兴的菜馆减少了很多,尤其是面向普通市民带有食堂性质的饭店更少,建中饭店以经营大众菜为主,服务对象为普通市民和体力劳动者。在当时做体力活的包括拉板车、蹬三轮车付出的体力虽多,但收入相当也可以的。
这些人在付出大量体力后,要吃一些荤腥但价格适中的饭菜补充体力,建中饭店就成了他们的首选。对面五金公司前面的人行道相对比较宽,每天中午五金公司前面的人行道停满三轮车的情况常常出现。
每年五月大黄鱼汛期间,建中饭店推出的“红烧大汤黄鱼”,因其价格低廉味道鲜美深受普通市民尤其是这些体力脚力者的欢迎。大个的大黄鱼饭店采购来后,改刀分成斤吧一块一块,然后用蓑草扎好(这样烧熟的大黄鱼块不会散掉)。起大油锅,大黄鱼块过油至外皮金黄,把过过油的大黄鱼块放入大锅中码齐,加入酱油、大蒜头等调料辅料,最关键的是汤水要没过大黄鱼块,这样烧好的大黄鱼就入味。
那时的野生大黄鱼肉烧熟后像蒜瓣一样一瓣一瓣的,只有汤头大,汤卤渗入大黄鱼肉中间大黄鱼才入味。对那些做体力劳动者来说大黄鱼汛期间中午到建中饭店吃饭是最经济实惠的,几两或半斤酒就着大黄鱼可以下肚,而鲜美的大黄鱼汤倒入大碗饭中,一大碗饭也入肚了。
红烧大汤黄鱼制作
食材配料:
大黄鱼一条500克、蒜5瓣,适量料酒、老抽、生抽、盐、糖、姜、葱。
制作工艺:
1、大黄鱼刮鳞、洗净,擦干鱼身,两面各划两三刀;
2、热锅加油烧到略冒烟,放入鱼煎至两面金黄;
3、放入拍过的蒜瓣、姜片,加料酒、老抽、生抽、盐、糖;
4、加水没过大黄鱼,烧10分钟左右出锅,撒上葱花即可。
成品特点:
味道鲜美,肉多刺少,和胃止血,益肾补虚,益气填精。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