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家电百科 实时讯息 常识
您的位置: 首页 > 常识 >

调解缺点有哪些

调解作为一种解决纠纷的方式,在实践中存在一些缺点,主要包括:

无期限和法官职权主义色彩过重

调解可能没有明确的期限限制,导致当事人承受时间、经济、名誉等方面的压力。

法官在调解中可能利用职权,提出调解方案,有时可能违背当事人的意愿,迫使当事人作出让步。

变相剥夺当事人的上诉权

调解书一旦双方当事人签收,即具有法律效力,当事人不得反悔和上诉,即使调解显失公平也无法救济。

当事人的民事权利易受侵害

法官可能因绩效考核等原因,违背当事人意愿,以判决相要挟或诱使当事人接受调解方案,导致双方权利失衡。

不利于提高审判工作质量

调解可能使法官过分追求调解数量,忽视调解质量,有时甚至以牺牲当事人合法利益为代价。

调解形式上走过场

调解工作有时仅作为结案手段,而非真正解决纠纷,缺乏对当事人情感因素的考虑。

调解的目的不明确

法官在调解时可能更多考虑程序简化和利益冲突减少,而非真正促进当事人之间的和谐相处。

调解方法单一化

法官可能缺乏必要的调解技巧,如心理分析、语言运用等,导致调解方法单一,效果不佳。

人力资源不足

调解员队伍可能薄弱,专业能力不足,影响调解工作的效率和质量。

机构建设滞后

人民调解机构建设和服务水平可能较差,特别是在资源有限的地区。

制约因素过多

调解结果可能不具备强制执行力,缺乏与其他司法机构协调配合的政策和制度保障。

缺乏场所和设备

调解工作可能因缺乏必要的设施和设备而受限。

部分调解员素质不够高

调解员可能缺乏必要的法律知识和调解技能,影响调解工作的公正性和效果。

审理标准不明确

调解制度缺乏明确的标准,导致调解工作存在主观性和随意性,可能产生不公正的结果。

调解适用范围过宽

调解可能适用于所有民商事案件,包括一些不适合调解的案件,导致调解效果不佳。

随意启动调解程序

调解程序的启动可能过于随意,忽视了当事人的诉讼权利和调解的公正价值。

这些缺点影响了调解制度的公正性、效率和效果,需要进一步完善和改进。

吉林:双方自愿约定的高息借贷 法院是否支持?

2025-04-17 08:58:00
在民间借贷中,借贷双方往往会约定一定的利息,但如果双方约定的利息太高,是否受法律保护?多支付的高额利息是否能退还或折抵本金?近日,吉林省延吉市人民法院民事审判一庭就审理了这样一起涉高息借贷的典型案件。2023年,原告张某分三次借给被告布某10万元,约定借款利息为月息3%(年利率36%)。后因收入骤减

官方:加大“开盒”挂人等违法违规行为举报受理处置力度

2025-04-16 08:38:00
中新经纬4月16日电 中央网信办提出,加大涉“开盒”挂人、非法买卖个人信息等违法违规行为举报受理处置力度。据“网信中国”微信号消息,4月15日,中央网信办召开全国网络举报工作会议,研究部署2025年重点任务。会议要求,全国网信举报系统要认真落实2025年网信工作基本要求,坚决捍卫网络意识形态安全,切

本溪:彩屯派出所开展学校幼儿园治安安全检查

2025-04-15 22:27:00
【来源:本溪市公安局_工作动态】为进一步加强校园安全管理,提升校园安全防范能力,为广大师生营造一个安全、稳定、和谐的校园环境。4月11日,溪湖公安分局彩屯派出所组织民警深入辖区学校进行安全检查。工作中,民警重点对学校、幼儿园的安保设施、消防设施、视频监控、一键报警设备进行了安全检查,并对存在的问题提

安康市市场监管局召开全市综合执法暨管查融合工作推进会

2025-04-15 17:32:00
4月11日,安康市市场监管局召开全市综合执法暨管查融合工作推进会。市局党组书记、局长罗云忠出席会议并讲话。副局长胡高黎主持会议。会议传达了全省市场监管执法稽查工作会暨“一圈两区”执法协作推进会精神,集中征求《安康市市场监督管理局关于深化管查融合综合执法工作机制 深入推进服务型执法的实施意见》的修改意

北京市住建委:2025年建设筹集保障性租赁住房5万套

2025-04-14 14:31:00
北京商报讯(记者 王寅浩 李晗)4月14日,北京市住建委发布消息称,北京市住建委近期组织召开了北京市2025年住房保障工作专题部署会。会议明确六项重点工作,其中提到全面完成“十四五”时期建设筹集保障性租赁住房任务40万套(间),全年建设筹集保障性租赁住房5万套(间),竣工各类保障性住房8万套(间)。